第三百零七章 凉风之山

江浩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龙族侍卫的记忆碎片最新章节!

    据昆仑山的神话,传说昆仑山上还有三山。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分别为凉风之山、悬圃之山、樊桐之山。据说从昆仑山登上凉风之山,人可得长生不老之躯;若从凉风之山再登上悬圃之山,便可拥有法力呼风唤雨;要是再从悬圃之山登上樊桐之山,凡人便可羽化成神。而这座传说中的樊桐之山,即是天宫所在地。

    相传昆仑山脚下有一座方城,名曰:增城九重。高耸一座方城,内别有一番洞天景致。城门洞开广纳四方八面来风,调节四时八节的寒暑气温。

    登高便能望远,站于高台之上可见群山环绕四周。位于群山之中盆地中间的,有一座人工修筑的九重高台。顶端的平台上立有八根白玉石柱,分别占据八个方位。曾听人说,增城九重是大禹在治水期间发现的。只是不知道传说中的增城九重与这里的九层塔有没有联系。

    神话终归是神话,内容并非都是空穴来风。构成神话的主体,必然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有着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也许只是因为看不懂,人们这才把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事件归结于神灵法力。随着口口相传越传越神,便成了我们今天的神话传说。

    高台之上只有八根玉石柱,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启示。站于平台中间位置上的石小川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因为高台上并未看到传说中的君王。

    若是李教授在...

    石小川使劲晃晃头,以便将这个念头彻底甩掉。作为香馍馍的李泽不允许有一点闪失,有保护之责任的石小川可不敢带着她进入任务以外的地区搞事。万一再出点意外状况,那可是百死莫辞!

    面对这些奇怪的古代建筑模块,作为当今高端科技代表人物的史蒂文森更白给。你要是告诉他数字【九】是最大的数,他会告诉你【九】后面还有【十】。至于【十】后面的数字,可以用无数个零来表现天文数字的无穷尽。

    看着这位围着一根根白玉石柱转来转去,石小川也不敢指望他能给自己点合理化建议。存在即是必然,这是成功闯关的前提。此时此地既然出现了九重高台,就要遵循游戏规则只能解开而不能跳过去。若是无视这里的存在,石小川有百分之百的理由相信后面什么也没有。

    玉石地砖上刻满了文字符号,石小川反正看不懂。这些早已失传已久的文字符号应该属于密咒之类,虽排列整齐却不是通关提示信息。

    什么才是解谜的提示呢?当然是个被人很容易发觉的提醒之物,它可能是个字,又或者是个奇形怪状的物件。不论它应该归于那一类别,都应该是个突出于周围环境的。造谜者当初这么做的原因,只为留下开启尘封记忆的诱因。

    也许有人会说,没人希望自己设置的局被破解。可是怎么才能确认呢?当然是留下提示让人来印证确实解不开。很多谜局不是你认为解不开别人就解不开,它需要很多人试过确认无法破译并被认可,你才可以这么说。

    这就好比你在家里鼓捣出一架飞机,你总待让它飞起来并被大伙儿认可才能证明你的能力非同凡响。关着门不让别人知道,谁知道你真的能造一架飞机呢?只为被他人认可,是比无数金钱更具杀伤力的执念,难道不是这样吗!?

    态度决定一切!当初的谜局制造者绞尽脑汁做局的最终目标,不外乎就是证明他的智商优于任何人!为了让应试者别无所适从,他会留下一个明显的标记作为楔子供后来人参考。

    而石小川此时的为难之处就在于此,千丝万缕之中寻不到一个针头线脑。他不相信设局者当场没有留下楔子,可是真的看不出楔子到底在哪儿啊!

    “我靠!这到底还能不能行了!?”石小川感觉脑子发懵,忍不住骂了一句。

    正在外围观赏古迹的史蒂文森还以为这是冲着他来的,忙收回目光看向石小川。“石队长!什么行不行了?”

    心乱如麻的感觉还在,也就无法静下心来理顺思绪。石小川摘下头盔的同时,顺手使劲挠了挠后脑勺。“诸葛队长!咱们暂时要待在这儿!”

    史蒂文森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加快进度,也好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突然见石小川原地坐下并掏出水壶喝水,赶紧放弃旁观者的心态催促道:“我都已经准备好打架,你怎么还坐下来休息啊!?”

    石小川并没有回答,因为嘴里含在甘甜的泉水没有咽下。将壶盖拧好,然后伸手摸着地面上的文字符号。冰冷的感觉是那么的真实,凹凸的纹理令手指明显带有上下起伏的痕迹。

    “诸葛队长!你认得这些字吗?”

    “喔?还有字!?”史蒂文森忙抬起机械脚低头看看,这才发现脚下果真踩着好象文字的石刻。仔细端详了半天,说道:“这好象是些画啊!不过,不要紧!”

    石小川原是本着休息的目的和史蒂文森胡扯,听到事情好象有了转机也是倍感惊讶。忙把手里的水壶往地上一蹲,抬头注视着史蒂文森等他说出答案。

    史蒂文森骄傲地晃晃头,然后抬手一指他的头盔。“咱有高科技!哈哈!让我扫描一下,让我的电脑来处理!”

    自打二战结束以后,帝国集团有一段时间突然开始关心考古,其中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言而喻。什么都感兴趣的他们想知道希特勒是通过什么启示开放出核技术的,而其中的一项工作就包括了希姆莱的考古事业。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全球性的考古发掘。明着的,由国家直接出面资助;暗着的,则以个人或者某协会的名义出资。若是有必要且因为没有专业对口的知识,就干脆在专家队伍里面安插眼线寻找真正的答案。至于他们到底在找什么,仅有的几个当事人恐怕也是一知半解。几十年下来,被有心人汇总起来的文字语言估计能堆起一座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