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相比别人赵祯“更怕”**石,这货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执拗相公”。
因为对**石的看重,赵祯已经看到了他的能力,并且朝堂上下对他的能力也是肯定的。
尤其是在税制改革这件事上,**石接连上奏疏,提出了许多独到且让赵祯惊叹的观点。
不光在赵祯这里他是简在帝心,便是在朝堂上也是有话语权的,他的那份执拗被人们认为是“君子之格”“世人少有之大义”!
而赵旭更是看重他,甚至打算让他作为以后的宰执来培养。
但赵祯却知道,**石做不得宰执相公,即便赵旭和范仲淹等人一力推荐,赵祯依旧**让他补位参知政事的打算。
执着是好事,可**石这样的人一旦认准了某件事便难以回头,若是在正确的道路上执着这自然很好,可人一旦在**的道路上执着,那后果便是更为恐怖的,赵祯甚至认为这比愚蠢还要可怕。
紫宸殿中,一众相公已经被安顿好,同时还有吃有喝,蔡伯俙是人群中吃的最肆无忌惮的,因为在宫中要注意仪表,所以**他最喜欢的汤饼,而是一碗珍珠米饭和几样精致的小菜。
连粥都**就因为喝粥可能会有声音。
**石和蔡伯俙坐位挨在一起,他们的边上就是包拯的座位,这位朝廷的老相公已经从原本的虚弱的状态变得生龙活虎,一口绿菜一口米饭陪着蘸酱吃的欢快。
哪里像是刚刚晕倒的虚弱老人?
至于其他人也大多相似,蔡伯俙还是觉得自己太嫩了些,这些人和官家比拼意志实在是太过嚣张,可他们有嚣张的本钱啊!
但蔡伯俙同样也知道,官家的意志不会被轻易动摇,只是不希望局势对他不利而已,此次双方之间的冲突并不是一件多么大的**。
毕竟官家要传位太子,这些相公们也是支持的,只不过他们不希望现在官家就传位太子而已。
官家这么做无疑是让相公们想不通其中的原因,所以才会做出如此过激之举,但是自己是明白的,只是单纯的不想让官家传位而已。
官家传位太子,对于蔡伯俙来说有许多不确定的东西,之前的改革还会不会继续,蔡记以及官营买卖的商号会不会改变,眼下大宋的环境会不会变,等等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蔡伯俙是不相信的,眼下紫宸殿的这帮相公几乎都是官家一手提拔起来,同时也是给太子留下的辅弼之臣。
赵旭不会排挤他们,只会重用他们。
很快宫中的内侍也把一份简单的饭食端到了御案上,赵祯也是一身朝服的出现在了御阶之上。
看着众人淡然吃饭的模样,赵祯微微一笑:“朕也是许久未曾与诸位一起饮宴了,今日便稍稍简单些,酒水便免了去!”
“臣等谢官家!”
天色已经彻底黑透了,赵祯也有些饥饿,看着范仲淹等人吃的痛快,赵祯自然也吃了起来,宫中的饭食味道自然是不差的,一碟菘菜都能炒的有滋有味酸甜可口。
赵祯在禁中招待臣子从来都是如此,简单的饭食再加上一个汤水,又能吃饱,又有营养,看似是家中的小炒,但无论是从选材还是从味道上来说都是极好的。
一小碗珍珠米饭下肚,再配上那些爽口的蔬菜和炒肉片,可以说这顿饭吃的相当舒服,冬瓜的汤水中还有一个蛋花,鲜美异常。
这顿饭不光给了在场众人恢复体力,也让心中的感觉稍稍好了一些。
“官家,传位太子乃是国之大事,神器相授,需慎之又慎,然陛下康健,正值壮*,传位太子操之过急,还需徐徐图之。”
赵祯就知道范仲淹会这么说,所有的**都被集中在了一点上,时间太早,尚不成熟。
“太子总揽大政,治国有方,眼下朕已经上了岁数,而太子正是进取之时,现在继皇帝位岂不更好?朕有更多的时间辅助他,且四海皆靖,大宋寰宇一统,连吐蕃人都被朕给攻灭了,外无外患,正是内治之时,太子比朕更适合内治!”
赵祯的反驳让人难以说服,众人互相望了望,谁都知道今日的谈话一旦传出去必定会引起太子的不快,毕竟众人反对赵祯传位,就是在否定赵旭的能力。
韩琦起身后缓缓施礼道:“官家,我等自然是赞同太子继位的,太子乃国之储君,总揽大政以来沉稳干练,内治有方,臣等叹服!然官家刚刚大胜而归,天下亿*百姓翘首以待之时,官家传位太子,实属太过突然,我等可知陛下苦心,然非天下人周知也!可否延期以一*或是数*为限,准备*全,再行大典?”
这话算是稳妥的了,也是较为折中的办法,既**得罪官家,也**得罪太子,并且也有较为灵活的时间。
但韩琦的这个想法依旧被赵祯否决了:“朕**那么多的时间,朕需要以最短的时间内传位赵旭,西方的局势已经迫在眉睫,朕派遣晏殊出使大秦难道你们还不知道朕的用意?朕之所以要以最短的时间传位太子,为的就是避免出现党争之事,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朝堂之内的党争,甚至牵扯到了大宋的商贾们,以及那些勋贵!”
赵祯的话一下便点醒了在场的诸位相公,确实如此,眼下大宋的皇位交替所涉及的人和事实在太多。
若是消息走漏,难免有人想尽办法攀扯那些被太子所重用的人,政治和经济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在场的相公们比谁都清楚。
还有那些勋贵们,官家好不容易把勋贵之家给压下去,一旦官家传位太子,这些勋贵是否还有抬头翻身之日?
朝中的**都是不喜勋贵的,因为他们会得到荫恩入仕的机会,这样对科举入仕的**来说很不公平,即便是官家取消了一大部分的勋贵入仕,但终究还是有人通过各种各样的门路和手段进入到大宋的朝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