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第二更,求订阅)

无语的命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这个大明太凶猛最新章节!

    这个大明太凶猛正文卷第775章书中自有黄金屋乾圣十一年秋。

    田里的穗子一天一天地黄了起来,谢云安脸上的笑容也是一天多过一天。

    家里有一百多亩的田的他,是那个忙啊!补晒簟,修风车,请这个来打禾,邀那个来扎草,一天到晚,他都是忙得笑迷迷的。今年的收成确比往年要好上不少,一百五十多亩田,至少可以收四五十担谷子。

    这可真是好年头啊!

    再过个四五天的功夫,这田里头就尽是一片金黄了,四五十担谷子,那可是好几十两银子啊!

    “大肉炸好了吗?可不要误了活,那些打禾客得吃到大块的肉,才好好的干活。”

    打禾客大都是从外地过来的,每年的秋初总有一批这样的人来:挑着简单的两件行李,三五一伙地在乡间穿来穿去,专门替人家打禾割稻子,工钱并不算多,但是要吃一点儿较好的东西。

    白米饭不说,还要配上大肉。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是谢云安最心痛的时候,叫这么几个帮工实在是不划算啊!工钱之外,一大碗一大碗的白米饭,一块块的大肉,都给那些打禾客吃进肚里去了。让人瞧着都看得眼红。

    哎,说到底,还是家里的人丁少,要儿媳妇争气,连生几个儿子,等他们长大了就再不用叫打禾客了,自己动手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眼下,就是再心痛,也得请打禾客,不请,谁来收谷子?

    不过今年似乎和往年不同,往年打禾客自己就找上门来了,今年怎么到现在,打禾客还没上门?

    心里疑惑着,谢云安瞧着自家的谷子早已黄熟得滚滚的,再不打下来,就会一粒粒地自行掉落。

    “这帮打禾客,可真是没规矩。”

    嘴上骂上,谢云安只好跑到大堤上去叫外帮打禾客。

    等他到了大堤上,才瞧着像他一样来寻打禾客的人可真不少,好不容易碰到一伙,还不等他开口,就被旁人加价请走了。

    这是咋回事?

    本来一天一百文的工钱,硬生生的涨到了一百五十文,就这都等不到。

    “加钱,加工钱,一百八十文!”

    急得心里冒出火来的谢云安,加了三十文工钱后,终于请来报四个打禾客,前后两天的功夫,田终于已经打完,平白比往年多差了十几两银子作打禾工钱的的谢云安,心里是那个堵啊。虽然多打了几十担谷子。

    可是这心里头不痛快啊。

    类似的事情,一年多过一年。

    在报纸上看到过,家人的信里也看到过。

    在工部任职的戴苍,在收到乡人寄来的信时,沉默了良久。怎么会这样?

    “归根到底,还是越来越多的百姓移民海外啊!人少了啊。”

    放下了信,戴苍自言自语道。

    作为朝廷官员的他,当然知道这两年的“移民潮”确实让不少地方佃农、长工大量流失,但没有谁能阻挡这一切,毕竟,这是皇帝倡导的,可该怎么办?

    “过去江南的种田讲究精耕细作,为什么这样?因为地少人多,这样能提高产量。可是现在许多劳力远走海外,劳力贵了,怎么办?一是在用大牲口代替人,二就是要改良农具。”

    面对好友的询问,鲁言答道。

    “我在辽东任职时,辽东的军户,一户可以耕种百亩良田!”

    “这个小弟听说过,一户百亩,小弟请兄台过来,就是想问问这件事,这一户人家,怎么就种百亩良田了?”

    戴苍疑惑道。

    “辽东的军户与关内不同,关内的军户可以招佃农、长工,辽东那边只能靠自己,所以他们就只能大牲口,就是养马,用马耕田,用马耕田比用牛更快,甚至要快上好几倍,再加上他们用的铁犁,就是那种双轮双铧铁犁,别瞧它有几百斤重,而且用两至三匹马才能拖拉耕田,可是问题是速度快,一百亩地,两三天的功夫就犁完了,除了双轮双铧铁犁之外,他们还有……”

    鲁言认真的介绍着辽东军户的耕种农具,那些农具都是朱国强用另一边带来的图纸生产的,都是简单的畜力农具,通过与骡马的配合解决了辽东军户的耕种问题。

    不过尽管如此,那些农具仍然没有普遍传播开,因为需要大量的畜力,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够提供充足的畜力。

    “关键还是大牲口啊!”

    良久戴仓才说道。

    “在南直隶,养马不好养不说,就是水牛,一家一户能有一头水牛,就已经不错了,一家两三头……”

    想了想,他又说道。

    “绝无可能。况且就是养得起,那种铁犁也不一定适合咱们,而且打禾收谷,都离不开人,即便是种下去了,收的时候怎么办?”

    面对好友的疑惑,鲁言笑道。

    “那就想办法了,指不定可以设计一种机器,代替打禾客。”

    “用机器代替打禾客?”

    戴仓惊诧道。

    “这怎么可能?不用人怎么能打禾收谷?”

    “不是说不用人,而是尽量少用人,比如一个人,用机器顶三四个,甚至十几个、几十个人。”

    “这怎么可能?”

    自饮了一杯酒,鲁言笑道。

    “怎么不可能?你去过纺纱厂,那蒸汽纺纱机一台机器可是能顶上千人,你说,搁过去,你能想到吗?机器可以纺纱,为什么机器不能打禾收谷呢?”

    “这不一样!”

    戴仓反驳道。

    “原本这纺纱就要用纺车……”

    “原本……往前再数一两千年,可不一定有纺车。”

    鲁言笑道。

    “你瞧吧,往后这去海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劳力只会越来越少,佃农、长工们都走了,这些田谁来种?谁来打禾收谷?谁来插秧?要是不想办法弄出机器来办这些事情,要不然,北方不说,江南的田地非得都搁荒不可,没有了佃农、长工,这田谁来种啊。”

    “这,这可能吗?”

    戴仓惊诧道。

    “怎么不可能,反正有南洋米呢!况且,走的都是少地无地的佃农、长工,还有很多寻常百姓留在这,但是你我之家呢?”

    好友的反问,让戴仓傻了眼,戴家那也是良田千亩啊。

    要是没人种,这田成了什么?

    这,这可怎么办?

    “承化,也就是这两年有夷女婚配而已,将来这阵风过去,自然也就结束了。”

    “可是风一起,什么时候能停下来谁也说不准,即便是没有夷女,但是有夷女啊!有地总是会有人过去的。”

    这一夜,戴仓整整一宿都没睡。他想了很多,直到黎明前,一夜未睡的他,眼前突然一亮,立即写了一份。“请制机器疏”。

    古往今来,大臣的一道奏折可能改变很多事情,但是皇帝的一封旨意却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戴仓上疏时,他没有想到他的奏折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

    但是很快,皇帝就颁布诏书,宣布设立机器奖金,任何人只要设计出革新意义的机器,非但可以得到皇家专许权的保护,而且还可以获得从1000两到50000两的奖励。

    机器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某类,其涵盖了从工业到农业以及交通、军事等各个方面,基本上,就相当于一部“机器鼓励法”,就是告诉世人,只要你研究出一台具备实用价值的机器,就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奖金。

    这个法案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别说是戴仓,就是作为始作俑者的朱国强,也无法预料,毕竟,在他看来,这不过只是为了推动人们投身科学的热情。

    “从今以后,书中肯定是有黄金屋了!”

    看着报纸上刊载的诏书内容,朱国强颇为得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