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设计暗保

贱宗首席弟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我,刘辩,雄主最新章节!

    不错,刘辩确实想保沮授。

    原因很简单,一来他欣赏沮授历史上宁死不愿背主投敌的坚决,二来,沮授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就连曹操亦感慨称赞:“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在历史上,沮授曾劝袁绍迎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惜袁绍却听信淳于琼等人,错失了入手大义的机会。

    官渡之战时,沮授又劝袁绍莫要遣颜良为主将,认为颜良有勇无谋,不当委以重任,可惜袁绍还是不听,结果颜良被曹操所斩,大好局面拱手相让。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可即便沮授的建议屡屡不受袁绍采纳,甚至袁绍还疑他权力过大,命沮授分兵于郭图、淳于琼,可当袁绍败逃、沮授因来不及北渡而被曹军抓获时,他仍大呼不降。

    甚至于,曹操顾念与沮授有旧,不忍杀害,即便沮授不肯投降厚待之,相较后来的关羽也不遑多让,然而沮授却还是趁夜盗马,欲逃回袁绍处。

    似这等只要认定便绝不背主的忠臣,刘辩又岂会不爱?

    更别说历史上沮授在投奔袁绍之初,就向后者提出‘复宗庙于雒邑、号令天下、以讨不复’,意希望袁绍成为匡扶汉室之人,可见他心中亦有汉室。

    只能说,沮授这个眼光、才能足以相较荀攸、荀彧的人才,唯独在选主公方面走了眼,亦或是袁氏四世三公的光环实在是太耀眼,致使他没能看清袁绍外宽内忌的本质,耽误了一身才能。

    考虑到目前刘辩手下将帅不少,唯独欠缺有远见的谋士,他自然希望能趁这次机会招揽沮授。

    至于沮授乃是士人,或心向士人阶层,这与刘辩有什么妨碍?

    卢植、羊续父子、崔烈父子、曹嵩父子,不都是士人么?

    刘辩与灵帝要打压的,是那些试图与皇权角力的士人团体,而并非整个士人阶层,团体是团体,阶层是阶层,别说士人阶层永远不可能被消灭,若有朝一日士人阶层真的消失了,那就相当于抽掉了整个汉刘的脊骨,汉室也就到头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平民百姓是几乎不可能有能力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有能力的,基本都是士族,无论是寒门亦或豪族。

    就在刘辩思忖之际,沮授、刘虞、桓典、崔钧几人亦神色各异地看着他。

    不止沮授感觉到,在旁的刘虞、桓典、崔钧也看出刘辩想要保沮授,毕竟刘辩方才那番说辞实在是太过于牵强,也就是刘辩与太子同等身份,才能如此任性。

    片刻的沉寂后,桓典咳嗽一声,低声道:“史侯,请借一步说话。”

    刘辩也不拒绝,点点头站起身来,跟着桓典走出了十几步,期间,刘虞与崔钧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估摸着这个距离已经足够,桓典停下脚步,转身朝着刘辩抱拳拱手,一脸困惑问道:“史侯,您可是要保这沮授?”

    见桓典直接询问,刘辩也不辩解,毕竟这种情况再插科打诨就未免太侮辱人了。

    “不错,我很欣赏此人。”他点头道。

    此时崔钧与刘虞亦来到了这边,听到刘辩这话,崔钧仗着他父子与这位史侯关系不错,表情古怪地揶揄道:“为何?不会又是觉得此人面相忠厚吧?”

    刘辩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对崔钧道:“若崔卿总喜欢这么说话,年幼时估计没少挨崔司徒揍。”

    “哈。”

    崔钧闻言一乐,点头道:“仔细想想,臣年幼时挨家父的棍棒确实不少……”

    说着,他收起笑容,目视刘辩正色问道:“那么,究竟是为何呢?”

    刘辩当然知道崔钧、崔州平是一个相当正值的人,倘若他的解释无法说服对方,哪怕司徒崔烈出面,崔钧多半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注意。

    想到这里,他正色对刘虞、桓典、崔钧三人道:“据我所见,那沮授是王芬一众中仅有几个默然认罪、毫无狡辩之意者,此,义士也,杀之诚为可惜。”

    桓典、崔钧、刘虞三人闻言皱眉沉思,经刘辩提醒,三人亦想起那沮授被抓捕之后的表现,心中稍生怜悯。

    尤其是刘虞。

    事实上,审讯王芬一众的事,灵帝是交给了桓典、崔钧二人,原本与刘虞无关。

    但刘虞偏偏过来旁听,就是不希望有太多的人遭到牵连。

    毕竟此番是涉及到谋反作乱的大罪,按律当诛三族,即父族、母族、妻族,考虑到此次涉及的都是士人,士人家族那一族也不得有几十人上百人?

    换而言之,一人被判诛三族,搞不好就有上百、甚至数百人要被砍头。

    而王芬手下那么些人呢,那岂不是要杀得人头滚滚?

    这让刘虞于心不忍。

    因此在刘辩开口后,他亦在旁帮衬道:“殿下所言极是,这等义士,杀之诚为可惜,不如令其悔过。”

    “……”

    桓典、崔钧皱了皱眉,忍不住相视一眼。

    刘辩暗自猜测这二人多半在心中暗暗嘀咕刘虞妇人之仁,毕竟刘虞这话,在他听来也觉得过于天真。

    不过这就是刘虞,一位怀揣着世间美好、希望天下太平的君子。

    历史上他与公孙瓒的相互攻杀,也是因为公孙瓒残酷屠杀外族,刘虞屡次劝说不停,再加上双方矛盾激化后决裂,实在忍无可忍,这才发兵攻打公孙瓒。

    甚至于在攻打之前,刘虞还明确告知部下:“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人即可。”

    就因为这份妇人之仁,明明占据绝对优势的刘虞,却因为在攻城时不忍放火烧城内百姓房屋,而被公孙瓒抓到机会,后者自行在城内放火引发混乱,旋即趁刘虞军慌乱之际,率数百人直取刘虞,以弱破强。

    若非刘虞在对待像张举、张纯那样的乱臣叛军方面亦毫不留情,简直就是宋襄公再世。

    当然,虽然心中是这么想,但考虑到刘虞当下是站在他这边,刘辩自然也不好说什么,等着桓典、崔钧二人的回覆。

    只见二人用眼神交流了一番,旋即桓典先皱着眉头开口道:“殿下、伯安公,那沮授固然是一名义士,在下亦生怜悯,但既然此人已承认与王芬同谋,便当按律诛之……否则,我二人无法向陛下交代,朝廷的威严,也无法令威慑不臣。”

    “中郎将所言极是。”崔钧亦点头附和。

    不同于之前的张郃,张郃一来没有人能够证明其与王芬同谋,二来昨晚叛军与他官军厮杀时,张郃也确实没怎么露面,或许就像此人所说的,感觉受到王芬欺骗就先行逃逸了,因此,崔钧看在刘辩的面子上,放张郃一马也无紧要。

    但沮授不同,此人任刺史别驾,乃州府官员,相较张郃有更大的嫌疑与王芬同谋,更别说这沮授还承认了,这让桓典、崔钧如何网开一面?

    说到最后,出于不想得罪史侯,桓典无奈道:“……除非有天子特赦。”

    说服灵帝?

    这有什么难的?

    难的是说服沮授。

    刘辩几乎一瞬间就想好了说辞,在告别桓典几人后,便匆匆返回老宅。

    沮授看到桓典、崔钧、刘虞三人回来,却见刘辩匆匆而去,他忍不住问崔钧道:“那位殿下……走了?”

    崔钧上下打量了几眼沮授,摇头道:“不,史侯为你向陛下求情去了。”

    沮授一愣,动容地看向刘辩离开的方向,却见赵淳匆匆奔来,待奔至沮授跟前时,皱着眉头对沮授道:“殿下临走时忘了,特地命咱家来告诫你,慎言。”

    “……”

    沮授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倒是从旁的桓典显得有些无奈,谓崔钧道:“要不先审其他人?还是等史侯回来?”

    “先审其他人吧。”崔钧苦笑道。

    于是,二人吩咐虎贲士将沮授带下,提其他人审讯。

    而与此同时,刘辩已带着夏侯渊、张郃并一干羽林骑与持剑宦官,来到了老宅的主堂。

    此时灵帝正在主堂内与出巡百官喝酒庆贺,刘辩吩咐一名宦官进屋对张让说了几句,张让又附耳禀告灵帝。

    不多时,灵帝便借口如厕带着张让来到了屋外,看得张郃双目发直,不知该以什么礼数,询问夏侯渊,夏侯渊又不搭理他,只能一声不吭地站着。

    而灵帝也没注意到张郃,微带着几分醉意,笑着对刘辩道:“我儿不是去旁观审讯了么,怎么又回来了?莫非除了什么变故?”

    “那倒不是。”刘辩拱拱手道:“桓、崔两位中郎将审讯有条不紊,就是刘刺史有点担忧。”

    “刘伯安?”灵帝不解问道:“他担忧什么?”

    说罢,他不等刘辩开口便已猜到了,皱眉问道:“他是否是替那些人求情了?”

    “是,也不是。”刘辩摇摇头道:“对于真正与王芬合谋的叛臣,刘刺史亦深感痛恨,丝毫未有为其求情之意,不过我看他的意思,是希望只诛王芬与陈逸,宽恕余众,可能也包括宽恕王芬的家眷。”

    “哼!”灵帝轻哼一声,但也没有多说什么,想来他对刘虞的性格也是知根知底。

    见此,刘辩故作沉思道:“父皇,关于王芬的余众,儿臣觉得,除了以株连来震慑,或许有更好的办法来打击那群清谈之士。”

    “怎么说?”灵帝感兴趣地问道。

    只见刘辩拱拱手,压低声音说道:“若父皇将涉事者全部株连,那些清谈之士或会抨击朝廷故意陷害王芬,但倘若先前与王芬合谋的众人倒戈,举证王芬,定可令朝野那群清谈之士哑口无言。……咳,这番话是否也不该出自儿臣之口?”

    “……”

    见刘辩还记着之前那一茬,灵帝没好气地了瞥了儿子一眼,旋即捋着胡须思忖后者的话。

    不可否认,与其大兴株连,杀得人头滚滚,他确实更希望搞臭王芬及那群相互标榜的清谈之士的名声。

    “那些人愿意举证?”

    “自然。”刘辩摊摊手道:“父皇不是没看到那些人磕头求饶的丑态,想来只要能活命,无论父皇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不敢有违。”

    “好。”灵帝闻言点点头道:“那就姑且先留着这些人性命,待回到雒阳,叫他们领着王芬的囚车巡街示众,将王芬谋反一事告知天下。”

    “是!”刘辩拱了拱手。

    就像他之前心中所想,说服灵帝并不难,难的是说服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