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判处

贱宗首席弟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我,刘辩,雄主最新章节!

    我,刘辩,雄主正文卷第九十七章:判处待刘辩说服灵帝,回去找桓典、崔钧、刘虞时,三人还在审讯其余的王芬同党。

    说实话,想要真正弄清楚究竟有谁参与了王芬的同谋,其实并不是容易,因此王芬事先就已经告诉众人,试图一己承担下所有的罪过,使众人免罪,因此似栗攀、耿武、闵纯、李历、程涣等人在被虎贲军抓住后纷纷求饶,皆称是被王芬欺瞒,包括此前作为王芬信使去拉拢曹操的许攸。

    因为曹操的举报信,许攸也是桓典与崔钧唯一可以确认参与了王芬阴谋的士人,因此连刘虞都没有开口为其求情。

    刘辩到了后,将灵帝的回覆半真半假地告知桓典、崔钧、刘虞三人:“……父皇言,若余众愿当众举证王芬,立书为据,可以免除株连。”

    这次桓典与崔钧倒没有说什么,唯独刘虞面色有些凝重,毕竟他也已经意识到,当今天子是要通过王芬之事,狠狠削弱‘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天下士人领袖的声望。

    刘虞乃温仁君子,不屑与人相互标榜、相互吹嘘,因此他并非、也拒绝成为其中之一,但在他看来,这些人也并非个个都是空谈、清谈之士,其中亦有真正的俊杰、人才,而现如今天子似乎打算一棒子将整船人全给打翻,这让刘虞有些担忧。

    一是担忧天子因此掀起第三次党锢,二是担心天下士人的反抗。

    当然,鉴于灵帝还未开始将王芬一事扩散到整个士人,刘虞此刻也不好急着去劝说,只能将两种担忧埋在心底。

    至于他支不支持,只能说他选择沉默,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毕竟灵帝的这份‘仁慈’,实则是也是为了让王芬坐定谋反的罪名。

    当然了,即便是要‘宽恕’几人,也不能都宽恕了,那些情节恶劣的,还是陪王芬、陈逸一起上路为妙。

    没错,说的就是许攸。

    历史上,王芬的图谋意外被太史令王立妨碍,他惧而自杀,也算是让这件事告一段落,阻止了朝廷再深入追查,波及到其余士人领袖身上,说句客观的话,这王芬也算是有骨气的。

    然而这个许攸,却拍拍屁股逃了,数年后投奔了袁绍,后又因为家人犯罪遭审配问罪,怒而投奔曹操,向后者献了乌巢之策,结果因为恃功自傲,被许褚愤而杀死。

    这种有才无德的小人,刘辩可不会为其求情,既然桓典、崔钧表示应当诛之,那就诛呗。

    片刻后,待桓典与崔钧将灵帝的态度告知那一干王芬同党,似栗攀、耿武、闵纯、李历、程涣等人在稍一挣扎后,都纷纷选择举证王芬以求活命,唯独平原名士襄楷拒绝。

    他感慨道:“王刺史此番祸事,因我而起,我岂能背弃他而独生?”

    “很好。”

    刘辩抚掌称赞,旋即挥手示意虎贲士将襄楷带下去,列入株连的名单。

    说实话,其实他对襄楷也不陌生,知道这是一位正值之人,但很可惜,他对他并不感冒。

    随后又问到司马朗,这位‘司马八达’之首,司马懿的长兄犹豫的时间较其他人更久,于是刘辩不耐烦地催促。

    他同样知道司马朗是个人才,甚至于,司马氏八兄弟各个都是人才,尤其是司马懿,然而当年看这段历史时,刘辩就对司马懿没有好感,同时对星落五丈原的诸葛亮报以极大的惋惜。

    因此当司马朗犹豫的时候,刘辩斜睨着他,心中暗忖:要是这小子嘴里敢迸出一个不字,就趁此机会收拾了司马氏一家。

    可惜,也不晓得是否是感到了杀机,司马朗犹豫半响后,还是答应举证。

    期间问到麹义时,发生了一些变故,因为张郃当场就认出那‘麹义’并非麹义本人,指着那人叫道:“此人非麹义!”

    桓典、崔钧大惊,忙问张郃:“你可看仔细了?”

    张郃信誓旦旦道:“我此前见过麹义,绝非此人!”

    桓典、崔钧一听,赶忙派人将此事告知正在看王芬军俘虏的公孙瓒,片刻后,公孙瓒便带着部将严纲,亲自押着做小卒打扮的麹义前来。

    原来,麹义在假扮成小卒后原本打算趁机逃走,可俘虏营地周围到处都是羽林骑兵与刘虞麾下乌桓骑兵,麹义根本找不到机会,于是当桓典、崔钧经张郃提醒,派人到公孙瓒那边找人时,一下就把麹义找出来了。

    一听举证王芬就能活命,麹义这个重利而不重义的凉州人毫不犹豫地答应,毕竟他对王芬这群人那可谓是满腔怒意。

    期间,崔钧提出异议,认为麹义属于情节严重的那批,毕竟王芬这次叛乱,麹义给护驾官军造成的伤亡比其他人加起来都多,要不是刘虞的军队相助,公孙瓒的五千军都未必能稳赢麹义的三千军。

    然而,没想到公孙瓒与严纲却为麹义求情。

    公孙瓒低声对刘辩道:“我与严纲在涿郡屡与外族厮杀,鲜有失利,昔日讨张纯、张举亦是如此,未曾想此次却在此人手中栽了跟头,此等勇猛且善于训军,将才也,杀之可惜,能否让其活命,留着为国家效力?”

    公孙瓒想要招揽麹义?

    瞥了一眼在旁的公孙瓒部将严纲,日后白马义从的统将,刘辩暗道一声见鬼:公孙瓒、严纲、麹义?这是什么见鬼组合?

    要知道历史上麹义曾大败公孙瓒、斩杀严纲,使此前让外族胆寒的白马义从在界桥折戟沉沙,但倘若麹义拜投公孙瓒麾下,日后公孙瓒步战有麹义,马战有严纲,战力岂不是蹭蹭飙升?

    介时公孙瓒与袁绍之争,孰胜孰败还真不好说呢!

    刘辩不难预见,待是十几个月后灵帝过世,他继承大位,势必会与何进、尤其是袁绍产生冲突,介时他将袁绍排挤出雒阳,他猜测袁绍极有可能会像历史上那样,在地方豪强的支持下成为一路诸侯。

    那时,他就可以派公孙瓒去对付袁绍。

    当然,前提是表公孙瓒为冀州刺史,避免其与刘虞产生冲突。

    想到这里,他私下谓公孙瓒道:“师兄,我听说这麹义是凉州人,凉州人大多重利不重义,师兄怜其才能我能理解,就怕此人日后背弃师兄的信赖。”

    他这话就是在提醒公孙瓒,毕竟麹义虽说固然是一名将才,但与许攸一样有才无德,在历史上就是因为居功自傲,恣意放纵、心怀不轨,遭袁绍猜忌而被杀。

    刘辩这一声师兄,喊地公孙瓒心花怒放,后者连忙拱手弯腰,亲近地说道:“史侯放心,臣治得住他。”

    刘辩心中闪过一丝古怪,不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毕竟像麹义这等勇猛而又善于治军的将领确实稀少,杀了着实可惜。

    说到猛将,刘辩又联想到了公孙瓒麾下那位他最喜爱的将领,赵云、赵子龙。

    可惜了,子龙哥这会儿还在常山呢,按照历史,他还要再等两年后才会下山投奔公孙瓒。

    至于最后,那自然就是在刘辩看来最难说服的沮授了。

    跟他想的一样,沮授在得知举证王芬就能活命一事后,果然没有答应。

    他恭敬地对刘辩道:“罪臣不知何德何能,竟能受到史侯青睐,然背义之事,恕授万万不能答应。”

    对此刘辩毫不意外。

    相反,他就是猜到沮授的性格,才将他留到最后,甚至于是私下与沮授交流,旁边就只有夏侯渊、张郃等一干人,可谓是这群人当中,唯一受到刘辩如此照顾的人。

    在听到沮授的话后,刘辩笑着对沮授道:“王芬图谋造反是事实,我只是让你在大众之下将王芬的所作所为,如实告知天下人,这如何背义?倘若这是背义,那岂不是说,你心底其实也认为王芬犯下了不可赦之罪?”

    “……”

    沮授被说得哑口无言,半响才挣扎道:“不,王刺史是为天下,是为正义!”

    “呵。”刘辩嗤笑一声,摇摇头说道:“正义,多少最恶借你之名以行。”

    感慨罢,他目视沮授,正色说道:“我父皇乃正统得位的天子,王芬只是一介臣子,是谁授予王芬以下犯上、欺君罔上的正义?”

    “……”

    沮授再次哑口无言,半响才迟疑道:“史侯恕罪……据罪臣所知,陛下沉迷酒色,宠信宦官,致使庙堂昏暗……”

    “呵呵呵。”刘辩轻笑摇头,打断了沮授的话:“又是这一套说辞。”

    笑罢,他问沮授道:“知道卢植、卢子干么?”

    “自然。”沮授肃然起敬:“卢公之名,四海何人不知?”

    “羊续呢?”

    “自然。”沮授再次点头,毕竟羊续那可是老党人了,只要是士人,谁会不知?

    于是刘辩接着又问道:“那么黄琬、杨彪、马日磾、袁隗、蔡邕等人,你又可知晓?”

    “皆是大贤。”沮授恭敬道。

    见此,刘辩问沮授道:“这些人较之王芬如何?”

    猜到刘辩用意的沮授神色一滞,默然不语,最终还是在刘辩的催促下才无奈说道:“王刺史不及也。……史侯下一句恐怕是要问,何以这些贤臣不思另立君主,王刺史却为之,他何德何能?”

    “然也!”

    刘辩抚掌赞许,旋即问沮授道:“那么,你如何解释?”

    沮授思忖良久,最终沮丧地摇了摇头:“罪臣……不知。”

    “所以我说你被王芬骗了,不是我之前说的原因,那只是玩笑,你是被他画出的大义给骗了,你未曾见过我父皇,怎知我父皇昏庸?未见过合肥侯,怎知合肥侯贤仁?”

    说着,刘辩拍拍沮授手臂,带着几分招揽之意道:“听我的,莫要被王芬片面所言的大义被骗了,想想你的亲人,舍生取义值得提倡,但为了这件事而丧命,甚至还牵连家人,不值当的。……你若是不信,不妨跟随在我身边,我带你去雒阳,介时你可以听听卢师、羊公、蔡公等人如何分说。”

    “这……”沮授闻言犹豫。

    见此,站在刘辩身后的张郃有点看不过眼了,斥道:“沮公与,史侯怜你才德,多方为你说清,你何不识好歹?!”

    沮授闻言神色挣扎,在看了一眼面前的刘辩后,最终躬身而拜:“罪臣……遵命。”

    见沮授终于动摇,刘辩心下大喜,扶起沮授意味深长地说道:“登岳看山,方知山小,我不会强迫公与去诬陷王芬,等你到了雒阳,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介时你便知道,王芬只是假正义而行事。”

    “……”

    沮授若有所思。

    次日,灵帝先派董承押解王芬等人返回邺城,命董承带着王芬、陈逸等一干人在城内游街示众,坏王芬名声,而他则带着众人与出行百官在河间祭祀了其父孝仁皇,随后又至博陵拜祭其祖孝元皇。

    直至临近九月下旬时,才返回平原,随即又从平原坐船,逆流而上返回雒阳。

    十月中旬,灵帝一行回到雒阳,此时董承也恰巧押解着王芬等人到雒阳,于是灵帝下诏,诏诛王芬、陈逸、襄楷、许攸、周旌,株连三族、没收家产,合肥侯没收食邑,降爵为亭侯。

    诏令下达,雒阳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