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科举改革,九年义务教育?

杨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大唐:开局娶了长乐公主最新章节!

    杨飞出门。

    期间去了趟房府,邀请房玄龄一同出发吏部。

    这一次,趁着长孙无忌被罚面壁思过,杨飞有大动作要搞。

    科举改革!

    科举制度是在隋朝的时候创立的。

    唐代科举考试每年春天在京师长安的尚书省举行,简称“省试”。

    唐朝前期,掌管科举由尚书省吏部负责。

    玄宗开元年间才改由礼部负责,此后历朝相沿不变。

    也就是说现在贞观八年,科举还是由吏部掌控的。

    唐朝的科举有常科和制科之分。

    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大科......

    杨飞不否认科举制度的产生积极作用。

    但它存在的消极作用同样不少。

    第一点,科举制度是文化专制的手段,使思想僵化,脱离实际,影响文化的发展。

    第二点,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几部经典、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

    此时考试内容都以《四书》《五经》为主,假若不通经典,不可能被录取。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恶心主义。

    总结而言,科举制度限制了人的智力,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压抑了人的思想,使人脱离现实和生产,只顾读死书,写空话。

    杨飞当时穿越过来,安心做小财主而没有任何想过考取功名的念头,以上就是原因之一。

    现在他的身份已经今非昔比。

    整个大唐能够制衡他的人凤毛麟角。

    拥有二十一世纪的眼界,自然得改一改科举制度。

    从科举开始改革,以后他想要的蒸汽时代、信息时代等等都会快速到来。

    故而杨飞要去吏部先看看情况,开个刀,杀几个冥顽不灵的人,改一改这个世界的科举制度。

    他和房玄龄的到来,吏部上下都吓得喘不过气来,以为杨飞要借机清算吏部。

    毕竟身为吏部尚书长孙无忌被杨飞罚一个月面壁思过,吏部上下难免人心惶惶。

    “拜...拜见汉王殿下。”

    “拜见房相。”

    吏部一众高层十多人都出来迎接两人。

    他们神色不一,有对杨飞无比恐惧,也有对杨飞无比怨恨。

    “随便坐,不用拘谨。”

    杨飞摆摆手,自然而然地往主座位的方向而去。

    那个位置,是长孙无忌开会期间坐的,现在归杨飞所有。

    而在场的吏部一众,全都没有任何想要开口阻止的意思,甚至还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毕竟看杨飞的样子,不是来找茬的,而像是有什么事要处理。

    “谢汉王殿下。”

    吏部一众纷纷行礼,各自找到地方坐。

    这其实就是一个会议室,每个位置都是按照职位来坐的。

    故而很快就正襟危坐地坐好等待杨飞开会。

    “今年的科举,是不是已经结束?”

    杨飞沉声开口。

    唐朝的“省试”大概是二月份的时候开始的。

    如今将近四月份,估计早就已经结束。

    “回汉王殿下,省试在上个月已经完成,获取功名的读书人也已经安排好他们在相应的职位做事。”

    吏部侍郎崔望春恭敬起身向杨飞禀报。

    他低头的时候心中想着是不是杨飞对科举不满?

    但是这次科举,却是历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

    这多亏于天下书局新纸的出现,使得读书人多了很多。

    不过获得功名的人数,却和往常的差不多,出身也差不多......

    “把名单拿来给本王看看。”

    杨飞想了想说道。

    天下读书人,多数来自五姓七望还有其他望族。

    如今他的新纸横空出世,考得功名的是否有什么发生变化呢?

    崔望春有点傻眼,不过他快速地让一名高层下去把名单资料取来。

    杨飞接过录取名单,一眼所看,多数是李、崔、郑、杨、卢等等姓氏。

    这一看,就知道考到功名的多数就是那些大族。

    这也正常,毕竟人家先天条件好。

    普通百姓靠自己想要出人头地,还是很难。

    这里面想来也是有猫腻,官官相护的猫腻。

    呵呵,不过这事暂时先放下一边,现在要的是科举改革。

    “本王今日过来,主要想说本王对科举的不满意,想要做出一些改变。”

    杨飞沉声说道。

    “改变科举?”

    “汉王殿下,此事事关重大,不请陛下以及长孙大人等三省六部大臣前来一起商议吗?”

    崔望春立即惊呼出声。

    现在在吏部,可以说他就是一把手。

    故而杨飞提出对科举的不满之后,立即第一个提出意见。

    科举这项措施是自隋朝创立以来,为朝廷输送了无数的人才。

    是千古大计。

    是朝廷赖以发展的重要方针。

    是他们名门望族控制天下读书人的重要渠道。

    汉王杨飞虽然位高权重,但这种国本大事,怎么能说改就改?

    冒着惹怒杨飞的风险,崔望春将皇帝、长孙无忌、三省六部等重要大臣全部搬了出来。

    “本王岂不知这是大事?”

    “本王现在要的是你们将本王的思想整理出来,而不是说立即改革!”

    杨飞目光微沉看向崔望春,语气有几分低沉。

    科举改革还没有开始,吏部二把手就将三省六部提出来以阻止自己的改革。

    可见科举改革开始之后,将会有怎样的困难。

    不过没关系,科举肯定要改革,谁来阻挡都没用。

    自古改革就从来没有不流血的。

    不流血还不叫改革!

    “臣知错,汉王殿下您请说。”

    吏部侍郎连忙讪讪行礼坐了下去。

    但实际上,他心里不踏实,感觉杨飞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本王觉得,科举考试一定要是四书五经,假若不通经典,不可能被录取,实属愚昧至极......”

    杨飞缓缓开口。

    只是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汉王殿下,考试诗题出自四书五经,是圣人孔子留下的思想,圣人还有错不成?”

    吏部高层中,当即有位老学者站了出来反驳。

    此人有些消瘦,看上去书生气很浓,风骨很是傲然。

    与杨飞说话的时候气势很强,似乎杨飞的话冒犯了儒学。

    不用说,这是一个崇信儒家的学者。

    “本王话都没说完,你就急着无礼法打断。”

    “来人,此人冒犯本王威仪,革去其官职,轰出吏部!”

    杨飞冷声喝道。

    顿时间,在场吏部高层皆是吓了一跳。

    那老学者也是愣了愣,脸色刷的一下子变得充血的红。

    而同一时间,吏部之外走进两名骁卫军,来到这个老学者旁边,就将他架起离开。

    “杨飞,你本末倒置,圣人思想岂是你能说愚昧就愚昧的?我不服,我不服......”

    那老学者挣扎着大喊,最终被骁卫军拖了下去。

    现场瞬间变得噤若寒蝉,吏部的高层看向杨飞都缩了缩脖子。

    杨飞冷眼扫向他们,在确定他们不再说话之后缓缓开口:

    “本王觉得常科和制科可以进行一些改变......教育方面有个‘九年义务教育’的思想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