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最新章节!
由于宁志远伤势未愈无法出征,只能留在西北大营坐镇。
负责取九江的两路兵马分别由宁志远的两个心腹大将领兵,宁雅柏和宁雅枫两兄弟各跟一路。
之所以要兵分两路,那是因为众人商议过后,决定一路攻九江,另一路攻九江旁边的彰南。
只要占了这两处地方,西北军在东边就有了两个紧挨在一起的据点,双方互为犄角、前后呼应,形成互助互补的态势。
虽然无法出征,但如今已经成为西北真正当家话事人的宁志远却一点也不清闲,反而忙得不可开交。
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文官都离开西北投靠京城去了。
事是这样的,当宁志远把此事通告西北全境,让所有官员、士兵和平民都知道发生在京城的叛乱真相后。
在引起无数人哗然的同时,却有大量官员悄悄逃离西北。
其中跑得最快的是西北政界的一把手,西北布政使严来及其心腹下属,他们几乎是连夜逃走的。
紧跟其后的,是各地知县和上级官员。
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有大量官员出逃,有很多人甚至还乔装成普通的商人,来避开各个关卡的阻拦。
面对如此大量的官员外逃,宁志远却大手一挥命令各关卡士兵不要为难他们,任由他们离开。
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况出现,所以并不觉得意外。
确实,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富贵不能,贫jiàn)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士大夫,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别看朝里朝外这些官员整天把风骨、志气、为国为民等高大上的词语挂在嘴边,但真到了关键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自己的前程和富贵。
通过宁志远在榜文上所列举的种种证据,其实这些官员也知道皇上的死的确跟二皇子有关,甚至很可能是二皇子亲自动的手。
但那又怎么样,如今整个天家除了二皇子赵焞丰以外,包括大皇子在内所有皇子都已经死了。
就算二皇子真是轼君轼父的逆子,可他毕竟是皇子,是最有资料继承皇位的人。
换句话说,他就是未来的大魏皇帝。他既代表着大魏,也代表着朝廷。
而这些在西北任职的官员,他们的家命和前程富贵早就跟京城的朝廷紧紧连系在一起。
如果要二选一的话,他们当然会选择投靠朝廷。
就算明知坐在皇位上的是一个连自己父亲都能亲手杀害的逆子也在所不计。
什么风骨、什么志气都是虚的,头上的乌纱帽才是最重要的。
宁志远在朝为官这么多年,对于这些人骨子里是什么德早就看透了,因此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对于所有要离开的官员和武将,他都不会加以阻拦,直接任其离开。
因为他知道,这些人的心早就不在这里了,就算硬要把他们留下来,也只会养虎为患。
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放他们离开,顺便给外人留个善待同僚的好印象。
对于肯留下来的官员,宁志远则对他们进行封赏,直接升官上位。
相对于文官们的温和处理,在对待武将方面宁志远采取的却是另一更加极端的做法。
那就是让所有愿意留下来的武将在讨贼檄文上划押签名来表明立场。
只有划押签名的将领才能继续留在西北军中任职,甚至还会有所升迁。
而不敢这样做的人,就只能跟那些出逃的官员一样离开西北了。
事实上,除了陪着宁家一起发动兵变的心腹将领肯这样做以外,那些由朝廷派来的武将根本没几个敢做这种事。
要知道这名字可不是随便签的,因为这份讨贼檄文是要传遍天下的。
当这份檄文传遍天下时,伪朝会将这些在檄文上签过名字的人视为乱臣贼子,一旦抓到将会处以极刑。
也就是说,一旦在檄文上签下名字,就相当于跟朝廷彻底决裂,再无回头的可能。
宁志远之所以要采取这种破釜沉舟的做法,是为了清除异己、凝固军心。
他并不怕留在西北的文官会趁机造反,因为大魏历来实行文武分家政策。
负责政务的官员是无权调动任何一支地方军队的,除非有武将跟这名官员勾结才有可能。
而且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也不是造反的料。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手握兵权的武将则不同,一旦有人图谋不轨,趁机作乱,所造成的危害往生是十分巨大的。
如今整个西北风雨飘摇、人心不稳,正是最需要万众一心、共同抗敌的关键时候。
绝不能容忍心怀鬼胎、立场不坚的领军将领继续留在军中效力。
万一这些人起了反心,岂不是相当于后院起火?
所以宁志远才用这种极端方法来排除军中可能有异心之人。
不管是谁,只要在这份讨贼檄文上划押签名,那就彻底断了投奔京城的后路,只能跟着他们宁家一路走到底了。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把一切都摆在明面上,就看对方怎么选了。
至于肯留下来的军方将领中,除了大部分是宁志远多年来亲手提携上来的心腹大将外,还有一部分是真心对朝廷对皇上效忠,不愿听从轼君轼父的二皇子号令才决定跟着一起反的。
不管是哪一种理由,只要是肯留下来并愿意在檄文上签名的人,宁志远都无任欢迎。
对于家属不在西北而在外地甚至是京城的将领,宁志远已经派出大量人手去接应他们的亲人来西北团聚,让这些有志跟他们一起同甘共苦的军方将领无后顾之忧。
如今二皇子等人为了巩固刚刚拿到手的统治权,正在朝中大肆铲除异己,还没时间和精力来管西北这边,所以现在正是趁乱做事的好时机。
可能有人要问,这么多官员同时出逃,那各地的管治岂不是乱成一团,甚至直接瘫痪?
这倒不一定,要视况而定。
如果是乡镇或县城的话,影响倒不算太大。
就以某县来说,当地最大的官员是朝廷派来的七品知县。
知县之下,还有县丞、教谕、县尉、典吏等一系列吏员。
知县是一县之首,相当于现代的县高官和县长,两者职务兼于一。主管当地水利、赋役、审案断案、监察、发布政令等职责。
县丞就相当于副县长,负责协助知县工作,主要职责是文书。
教谕管教育,相当于现代的地方教育局局长。
县尉相当于现代的公安局局长,负责整个县的治安和抓捕盗贼工作,属下以捕快为主。
典吏相当于财政局局长,协助知县管理税务。
别看知县权力最大,实际上一般知县是不管实际庶务的,具体工作都是由底下的人来完成。知县只是起一个指挥和监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