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办学

遥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春风1991最新章节!

    出乎姚远意料的是,他们等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看到有公安局的人出现,而此时,两派人马已经打完散场了。

    姚远哭笑不得,道,“网络小说不是这么写的啊,不是应该他们过来被我现场狠狠打脸然后惊动更高级别的领导吗?”

    “什么小说?”林小虎不解问。

    姚远摆手,“没什么,看来那些玩意儿都是些没相关生活经历又不愿意下工夫去了解采风的人胡编乱造出来的。现在这个情况,大概才是真实的基层情况吧?”

    姜勇语出惊人,说,“他们要是来了才不正常。三更半夜接这么个电话,就是真的相信有事他们也不会来的,打架斗殴而已。”

    姚远一愣,想了想,不得不点头,“也对,而且明眼能看出,这个不夜天夜总会的关系比较硬,估计是早就打好招呼了。”

    摇了摇头,姚远说,“算了,回市区。”

    他们前脚刚走,就有两个公安人员从暗处走出来,对视一眼,微微倒抽着气凝声说,“八成是市里下来暗访的,看见那个车没有,市府机关才有。”

    “市局也有,宝马机械厂给市里赠送了一批,市局也分到了几台。”另一个人低声说。

    “回去报告吧,幸亏没冲动。”

    二人转身过了一个街角去骑摩托车,忽然发现停放摩托车的地方空荡荡的,他们顿时惊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确定地方没有错之后,他们不得不相信一个事实——警用摩托车被偷了。

    第二天,姚远驾车,姜勇随同,许久不见的余铁力也开了一台帕杰罗带了满满一车礼物随行。姚远开的是更适合乡村道路的、比帕杰罗还要大一圈的LC80陆地巡洋舰,刚上市的,据说三旗总厂要合资生产,将来会是帕杰罗的强劲对手。

    姚家村的村容村貌大变样了,变化最大的是姚家镇红学校。

    姚镇红是姚远爷爷的名字。

    如今的姚家镇红学校占地五百多亩地,有一个足球场和四个篮球场,有乒乓球场、羽毛球场,所有该有的体育运动设施全都齐备,一栋六层高的综合楼,配有微机室,两栋五层高的教学楼分列两侧,再有两栋三层的教学楼向外排列开,形成一个回字,综合楼前是升旗广场。

    综合楼后侧的足球场一侧,有能够容纳上千师生开会的体育馆,有室内篮球场和游泳池,边上更有一个同样能容纳上千师生开会的礼堂!

    在教学区两侧,有教职工宿舍,有学生宿舍,全部按照20年后的标准进行建造,由百年地产旗下的施工队全程施工,抗震等级达到了8级。

    姚家镇红学校是县里最现代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市里最漂亮的校园,没有之一。

    就这么一所计划容纳1000余名学生的学校,总投资高达5000万,平均每生达到了5万元,这在全国都算是顶尖水平的。

    投资里还没有包括施工队的费用,百年地产的施工队是全程免费施工,总经理亲自监督监理,建筑物恨不得修成军事标准了。

    9月1日正式开学,最后的收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因为姚远要求室内装修完成之后必须要有不少于两个月的时间进行通风散气,所以工期非常紧张,施工队是二十四小时昼夜施工的。

    姚远让姜勇和余铁力开车先走,他则在学校门口下车,背着手信步走了进去,饶有兴趣地参观起来。学校离姚家村很近,步行仅需要十分钟。

    他估计爷爷大概率是在学校施工现场的,爷爷肯定放心不下。

    姚远先是往老校区走,面积不小,有一百多亩地,但是建筑设施等非常糟糕,因为不能影响学生上课,所以这里还没有开始拆建,等到新教学楼建好了,老校区就是教职工生活区和学生生活区的地方。

    按照姚远的要求,教职工生活区会新建两栋9层高的商品楼,分为套房和单身公寓,学生宿舍楼则全部为五层高的四人间,住宿条件是比照20年后名牌大学的来的。

    在规划里,重磅建筑是图书馆。

    看一所学校好不好就看它的图书馆好不好,什么都可以将就,唯独图书馆不可以,图书馆是学校的灵魂,是高校的根本。

    同样是九层高,但是图书馆是综合建筑体,建成后坐落在那里绝对是方圆几十公里的地标建筑。

    按照这个总体规划,已经不再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所需要的了,事实上,县里决定将该校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大力支持该校在三年之内办起高中部,建成全市的知名学校。

    有姚远的财力支持,县里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了。

    姚远的小学前三年是在这里度过的,可以说这里不但是他的母校,更是他求学生涯的启蒙地,而在他的记忆里,那已经是遥远的上辈子的印记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够唤醒他的上一辈子记忆,感慨颇多。

    上一辈子的他在担任了央企研究院主任研究员之后,曾多次把专利费的部分捐给姚家学校,不过力度自然是没有这一辈子的大的。作为从穷困山村里走出去的孩子,姚远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不是唯一出路,但却一定是绝大多数穷人子弟出人头地的最好、最具性价比的一条路。

    旧校区已经在拆除,新校区会在9月开学前具备开学条件,姚远深深地把正在消息的启蒙时代的事物记下,拿出中华烟分给工人们。

    工人问,“小伙子,你是姚家村的?”

    姚远笑着点头,“是,土生土长的姚家村人。”

    姚家村有一小部分是外来户,五六十年代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他们被称为三队,而一队和二队是土生土长的。

    “你是在政府单位上班的吧?”工人看着穿着工整的姚远,好奇地问。

    姚远说,“我还在上大学。”

    “大学生啊!国家干部啊!这个厉害了厉害了。我就说嘛,人家村这么重视教育,大学生肯定是不少出的,怪不得人家村里能出大老板。”工人的后一句话倒是对工友说的,看上去之前围绕着新学校有过一番讨论、争论。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是分配工作的,像西工大这种系统内名牌,岗位是随学生们挑,副厅级以下的企业都不屑于去的。

    这个工人兴致很高地问,“听说你们村的姚老板给学生奖学金,成绩不好的也有钱拿,是不是真的?”

    其他工人也围过来。

    从年纪来看,大部分工人应该都成家了,自然是关系教育这方面情况的。他们是新校区的建设者,最清楚新校区建成之后,姚家镇红学校会是南港地区里最好的学校之一。

    如果自己的孩子有机会到这里读书,那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姚远又拿出一包烟发了一圈,好些工人一看是中华,都舍不得抽,夹在了耳朵上。

    他笑着说,“具体是这样的。”

    他招呼大家坐下来权当休息,环视着这些二三十岁但却有着饱经沧桑面孔的工人们,忽然问道,“对了,你们是什么单位的?”

    “我们都是百年地产的,原来是市一建公司,后来改制了,成了私人企业,这里都是我们负责建的。”最开始的工人连忙说。

    姚远说,“改制了,意味着铁饭碗没了。”

    又一名工人说,“是啊,一开始我们也挺不情愿的,可是人家老板开出的待遇很好,而且签了长期合同,有社保有住房补贴,只要能把工作干好。再说,现在国企也不好干。”

    “对,我们现在一个月能拿五六百块钱的,小伙子,我没有看不起大学生的意思,但是我敢说,我们的工资比你们很多国家干部的都要高。”另一名工人搭话。

    姚远点头,“是的,现在大部分国家干部的工资就三百块钱左右,你们这个工资水平很好了。”

    “我们年底还有奖金的。”工人喜不自禁。

    姚远很满意,基层反映出来的情况告诉他,万泉贵没有动歪心思,基层工人的待遇是按照规定的薪资体系来执行的。

    “姚家镇红学校从今年九月份开始执行的是一系列的助学勤学政策,具体的我给你们讲讲。”

    姚远想了想,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所有农村户口的学生实行学杂费、住宿费减免,就是说学费、书费、住校的费用和其他费用,全都不用交,学校统一采购教材文具等发放给学生,每学期发放两套校服,就是每年发两套冬校服和两套夏校服,每年发一双鞋子。”

    没有人认为他啰嗦,对这个年代大多数家庭来说,买一套新衣服给孩子过年,那是春节前才做的大项目。

    工人们情绪激动起来,眼里冒着光,语气急促地低声讨论,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就是这里的学生。

    “以上说的是基本政策,这是助学政策。还有勤学政策,这个内容很多,主要就是奖励成绩好的、学习劳动勤奋的。以学期为单位,最高奖学金有3000元,最少的也有300元。另外还有各种特殊奖学金,比如在国家、省、市、县里各种比赛竞赛获得奖项的,都有对应的奖学金。能拿到国家级比赛项目一等奖的,能拿到1万元奖金,县级的是1000元。”

    工人们全都傻眼了。

    这还做什么工作了,只要自己孩子足够努力,孩子就可以一边上学一边赚钱,光是每学期都会有的最高3000元奖学金就足够一家五口人一年的开支了!

    “奖学政策针对所有学生,不限于农村户口。”

    姚远笑着说道,“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各种政策,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把学习搞好,钱是最不需要担心的。”

    “入学资格呢?外地学生能来这里读书吗?”有反应快的工人迅速问。

    姚远想了想,一时半会不知道怎样回答。

    他是没想过建一所很大规模的学校的,设计容纳1000名学生,是考虑到了姚家村和方圆五公里内村子的需求,这个规模足够了。

    可是事情的发展不在他的预料之中,从目前接触到的信息来看,1000名学生的规模显然是不行了。

    “你们以前是职工,户口应该是城镇的吧?”姚远问。

    工人们纷纷点头,只有少数几个摇头,那些是后来通过招工进来的。

    姚远说,“城镇户口的学生是没有减免学杂费、住宿费这些基本政策优待的,不过其他政策是可以享受的。即便如此,想要到这里上学,还要参加入学资格考试,据说要成绩相对好一些,因为这里的名额有限。”

    城镇户口的孩子有天然的优势,两级社会制度会一直持续到十五年后,到了十五年后,国家政策层面向农村人口倾斜,以前挤破脑袋要迁出去的人,想要再把户口迁回农村,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姚远又说,“对了,如果爷爷奶奶父母亲是退役军人,可以享受针对退役军人子女的优待政策,也有一套具体的政策对应的。如果是农村户口的退役军人子女,每个月额外发放300元伙食费。”

    当过兵的工人们眼珠子都瞪大了,300块够一家三口人顿顿大雨大雨吃一个月的了,一个学生哪里用得了!

    让大家感受最深刻的是,这个学校对农村户口的政策倾向太明显了!

    有思路清晰的工人想了想,问道,“大学生,是不是说,只要是农村户口的孩子,只要通过了入学资格考试,基本上是一分钱不用花就能从一年级读到初三了?”

    姚远很肯定地点头,“而且基本上每个月都有点钱拿回家补贴家用。”

    区区1000名学生,姚远拿出来的每年用于奖励补助的预算就高达1500万,平均到每生身上是全国第一的一万五千元!

    把教育搞上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有百年树人的说法,见效最快的办法又是经济成本最高的办法——砸钱。

    好在,在姚远这里,经济成本是最最最不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