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杨峥淡淡一笑道:“我小时候听人说过,这虎就像一个金字塔的顶端如果顶端很大,相应的就需要庞大的基础来支持。虎在山林里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也就意味着,在这个山林里的其他动物只能养活一头老虎,如果有更多的老虎,将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更多的动物被老虎捕杀,会使这个山林里的其他生物的种群消亡,最终使这里的老虎都失去足够的食物来源而死去。同样的道理,苏州的粮食就这么多,沈家站着大头,迫于压力陈家只能站小头了,可陈家不是一头乖乖听话的绵羊,而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猛虎,自然不会满足长期处于沈家之下,再没有绝对是把握之前,他只能乖乖做绵羊,可一旦时机足以让他露出猛虎的獠牙来,你觉得沈老爷子会放弃么?”
“当然不会!”况钟道。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就是这个道理,陈家这头猛虎有了自立山头的虎意,我们就得好好利用!如何攻就看他想要什么了?“杨峥沉着的道。
高航道:“最近我们的人看到了陈老爷子派自己的儿子去了趟扬州?”
“去扬州,莫非是想弄个扬州瘦马?”杨峥自言自语的道。这也容不得他这么想,扬州在古代是两淮(淮南淮北)盐商的聚居地,盐商当年可谓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可与皇家媲美,他们的富足由此也养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养瘦马”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是迎合盐商们变态心理需求而产生的。所谓的瘦马即瘦小病弱之马也,而瘦马者,即窈窈弱态的女子也。以瘦为美,满足豪商巨富们的审美观,进而赚钱,这就是扬州瘦马的典故所在,宛如今日之选美大赛。举凡瘦马,必定先从贫寒人家买来**且丽质天生的瘦弱女孩,就开始养瘦马。养者,即调教。光有形体瘦弱,这还不够。瘦马的举止投足,一颦一笑,都必须严格符合豪商巨富们的审美趣味。譬如走路,要轻,不可发出响声。譬如眼神,要学会含情脉脉地看。
这样养出来的瘦马,卖得快,价钱也好,当时扬州城里,有数百人如同牲口贩子一样,做着瘦马买卖。这些人中,有牙婆,甚至驵侩(驵侩,是专门说合牲口贸易的中间商,他们做牲口赚不了钱,就来做瘦马生意,而且这种瘦马买卖,行情看好,利润颇丰,商人逐利,自然蜂拥而来。),如果哪位商贾要买瘦马的消息一经传出,这些牙婆,驵侩便会盯上买主,如同苍蝇附膻,撩扑不去。
清代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一文中的描写罢。
……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
曰:“姑娘拜客。”下拜。
曰:“姑娘往上走。”走。
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
曰:“姑娘借手瞧瞧。”尽狱其袂,手出,碧出,府亦出。
曰:“姑娘瞧瞧相公。”转眼偷觑,眼出。
曰:“姑娘几岁了?”曰几岁,声出。
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囷,趾出。然看趾有法……
张岱接着介绍了鉴定小脚的办法,以及详细挑选,付费,送货上门的一系列过程。瘦马的面,手,臂,肤,眼,声,趾等一一看遍。
而那些落选的瘦马,情形更为凄惨。她们无家可归,被卖入风悦场所。每天傍晚,她们涂脂抹粉,打扮妖冶,出入巷口,游离于茶楼酒肆门前,谓之『站关』,灯前月下,面色苍白,已无人样。这些『站关』的可怜瘦马,有的直至夜间都找不到主顾。最后黯然离去。张岱写道: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见老宝,受饿,受笞,俱不可知矣。
大抵瘦马,便是培养苗条小美人卖为大富人家的宠妾、嫣婢。。。。。。运气好的,颜色未衰之前享尽富贵,运气不好的,被大户人家的正妻杖毙、投井。。。。。。甚至沦落为流莺,瘦马二字道尽了当时这个时代女子的心酸,但在扬州十分的盛行,许多大商人也参与其中,因为本钱小,见利快,且还无风险,所以吸引了大把的商人前往扬州,他们将买到的姑娘分为四等,按等级高低出售价格,一等资质的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迎巧”,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二等资质的女孩,也能识些字、弹点曲,但主要则是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好助理。三等资质的女孩则不让识字,只是习些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当然,所有的这些煞费苦心的培训都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买主,卖个好价钱。一等姑娘的头名,有时能卖上万的好价钱,就是次等一些的姑娘,没有几百两几十两难以买得到,所以这本高额利益的生意很是吸引人,苏州与扬州搁着不远,苏州有时文人荟萃、商贾多余牛毛之地,银子也是最多的几个地方之意,对于扬州的瘦马,早就垂涎已久,早年也不是没人这么做过,弄了个什么苏州瘦马,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苏州的人难以接受,这桩生意被人试了过几次后,也就搁浅了,最后不了了之了,而近几年苏州商业繁荣,随着朝廷对苏州大规模的投入,赋税的减免,沉寂多年的苏州再一次变得热闹起来,文人墨客,王侯公孙,富贵闲人在酒足饭饱之余,少不了对扬州瘦马的羡慕,尤其是文人墨客,通过他们手中笔,嘴里的文章大加吹捧,什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二十四桥明月夜,语人何处教吹箫”,“青山碧水映船娘,扬州瘦马美红妆”,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青春花柳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夹岸画船难惜醉,数桥明月不教眠。送君懒问君回日,才子风流正少年。更离谱的是重重趣事的传闻了,其中尤以文人佳话最有感染力了,说是苏州有位袁姓才子,想去语勾斜看当年隋炀帝葬官人的遗迹。走了有十里的路,树木茂盛,居民渐少,远远地望去,在围墙竹树间有一株文杏,很是美丽,就叩门而人,在花下徘徊。这时,有一个老妇人走出来,捧着一杯茶,请他到茅亭小坐。谁知,茅亭壁间所贴了一首词,词句正是他所写,袁姓才子看的好奇,便问老妇人:“认得这个人么?”老妇人答道:“听过他的名字,可是不认识这个人。”
袁姓微微一笑,说道:“再下便是这个填词之人!”老妇人一时不知所措,真是喜出望外,哪有这么巧的,竟与写词人碰了个正着!她连忙跑出去叫起来:“女儿快来,女儿快来,袁先生就在这儿!”这个时候已日上三竿,袁才子肚子也饿了。老妇人拿出了点心,袁才子很是高兴,边吃边闲聊。等吃好后,那女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来了。见了袁才子,拜了两拜,半是羞怯半是喜道:“久闻大名,很喜欢读先生的词,听说有十首《道情》,能为我写下来吗?”
有美人想求,袁才子爽快地答应了。那女子就拿出花笺、湖笔和砚墨,纤纤素手,为袁才子磨墨,红袖添香,情意婉转,袁才子写毕,意犹未尽,题了一首《西江月》送给她。那词道——
微雨晓风初歇;纱窗旭日才温,绣帷香梦半朦腾,窗外鹦哥未醒。
蟹眼茶声静悄,虾须帘影清明;梅花老去杏花匀,夜夜胭脂怯冷。
母女俩看了这一首词,都笑着明白了词中之意。袁才子问她姓氏,原来姓饶;又问她年纪,女儿家正好十七岁。她们五姐妹,她最小,四个姐姐都出阁了。老妇人道:“听说先生早已失偶,何不纳小女为妾,况且人也长得不算难看,又很爱慕先生。”袁才子道:“我不过是一介寒士,哪能得此佳人啊?”老妇人道:“我也不要多少礼金,老来有个依靠就可以了。”袁才子就答应了,又想了想说:“今年乙卯,来年丙辰,正是大比之年。后年是丁巳,如果考中进士,后年才能回来,能等我吗?”母女俩都说“能”,于是袁才子就以所作赠词为聘礼,订下百年之好。
这一年,袁才子三十六岁。
第二年,袁才子果然高中,留在京师。当时,他喜不自胜,作诗曰:牡丹富贵号花王,芍药调和宰相祥。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当即返回了扬州,迎娶那美丽动人的女子,而那女子据说后来做了扬州瘦马,可袁才子还是娶了她。“
说明,有错别字不是诚心的,是故意的,避开一些不必要的词儿,不得已而为之,请见谅。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