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过秦论

逐渐偏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你们现代人精神还好吗?最新章节!

    【终于一行人就剩下那两个少年了,两个人先是理理衣袖、清清嗓子,然后颇有些像模像样的打开竹简,一人一段接力,看样子是准备现场给秦始皇读完《谏逐客书》全文。

    人群中顿时传来此起彼伏的笑声,还有拿着手机看样子是在拍照或者拍视频的。

    尹溪秦用胳膊肘碰碰还在像刘邦被称为什么的洛知音,问她:“你说咱们两个一会儿要不一人也来一段?”

    “什么?谏逐客书?”

    “这也太没新意了,人家这刚完,我说的是《过秦论》还有《阿房宫赋》。”

    洛知音一下来了精神:“你不是最喜欢秦始皇的吗,现在真的要怼脸开大?认真的,全文?”

    “什么啊,怎么可能是全文,当然是其中精华之处了。”

    这精华还能是什么?

    对尹溪秦来说自然是夸秦始皇的那部分了。

    洛知音失去兴趣:“嗨——不是开大没意思……”

    “真不来?那你帮我录视频,我等下读《过秦论》,让我先搜一搜,这种知识我早还给老师了,得先回忆确认下。”

    说着她打开手机,点进搜索引擎搜过秦论。

    结果跳出来后,她看都不看直接下滑跳过前面的内容,直到“及至始皇”几个字出现在视线才停下。】

    刘彻还在琢磨尹溪秦说的,那女子把自家高祖带到秦始皇陵墓前的用意,到底指得是什么,结果就听到了昂扬顿挫的朗读声。

    他再细听,好家伙,可不就是刚刚竹简上写着的《谏逐客书》嘛。

    刘彻津津有味的听着,并表示玩还是你们后世人会玩。

    没想到,还有更惊喜的。

    “过秦论,朕没记错的话,这可是贾谊所做的论秦之过的文章……”

    而现在这个说着喜爱秦始皇的尹溪秦,竟然想要在秦始皇陵,对着秦始皇读《过秦论》?

    你确定你不是讨厌秦始皇故意这样气他来着?

    想想那轻佻的言行,刘彻脑中灵光一闪,觉得这说不定才是真相,或许后世的喜爱指得是厌恶?

    就像白莲花也从寓意高洁变成那般的说法,这也不是不可能嘛。

    ……………………

    贾谊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机会在仙幕上听到自己所做的文章,虽然是在秦始皇陵读给秦始皇听……

    而且想到还有一个地方或者的秦始皇也能听到,他一时竟然不知怎么形容内心此时的感觉。

    若说喜悦,自然是有的,毕竟谁不想青史留名呢,而现在仙幕已经证实了他未来确实留名历史了,而他所做的《过秦论》,听尹溪秦的话,可能还是后世学子所要学习的内容,这些理由自然足以他欣喜若狂了。

    但其中还掺杂着一些他一时也不知是什么的情绪,倒是让这喜悦打了些折扣。

    不过总归还是值得高兴的,周围同僚投来的隐晦的羡慕或嫉妒不服,他也照单全收,反正他都青史留名了哎,就当让让他们呗。

    ————————

    秦朝

    李斯此时莫名有些脚趾抠地的冲动,当年他写《谏逐客书》奏书于陛下时,也没有现在这尴尬的情绪啊。

    缘何此时看到仙幕中这和他有那么两三分相似的二人,在陛下帝陵前朗读《谏逐客书》时,他就有以袖掩目、不忍直视的感觉?

    听到《过秦论》他还下意识分析着,这文章说的是什么?听名字是和大秦有关,但那个“过”字……

    他暗暗摇头,应该不可能是秦之过的意思吧?仙幕刚出现时尹溪秦对陛下的那番直白的表白,可是让他印象深刻,如此又怎么可能会在陛下陵寝前说这让他愤怒之言?

    然后努力忽视仙幕中那两名少年感情饱满的朗读声,继续琢磨。

    淳于越内心不忿:李斯他这等未来矫诏、不忠不义判的背主之辈他凭什么?

    在他犯下此等称得上是谋逆之事后,后世人竟然还认为他若不是如此,就是千古一相。

    而就算知道对方在陛下仙逝后犯得罪,竟然还有人连对方早年所做的奏书都记得,还特意亲自做了竹简书写,带到陛下陵寝前为他朗读。

    他愤愤:你们后世人难道不会明辨是非吗?

    视线扫到往那边还趴伏在地的李斯,他愤愤不平的情绪一哽,随后安慰自己:算了,不必和这等将死之人多计较,倒显得他多小心眼儿似的。

    反正他还有的是时间做出更好的功绩留名青史,而李斯已经被仙幕提前揭晓了他未来的背叛,以陛下往日手段,他可不认为,对方还能活下来。

    笑话,他们这位陛下何时是那般仁慈的人了?

    嬴政想:过秦论,秦论,不论着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那总是要提到大秦历史的。

    这样一来,他就能从中看到后来人眼里的秦是怎样的,或许还能再从中发现更多他没有注意到的大秦的问题,再加以避免,让那该死的二世之亡只成为一个“过去的未来”。

    最重要的是,如果秦的国祚绵长,后世都称秦人、秦族,那到了千年后,他的帝陵还会变成仙幕中那样吗?

    茂陵:喵喵喵???

    这个错误的认知在仙幕提到刘彻的茂陵遭遇前,还得再持续一段时间。

    ——————

    李世民听到尹溪秦说她要读《过秦论》还有些遗憾,前者他自然是知道的,但《阿房宫赋》他还没听过,那就是往后有人写的。

    他想着《过秦论》是贾谊借古讽今,那这《阿房宫赋》是否也一样,会不会就是唐人所做?

    这样一来他或许也能从中知道些什么,谁知尹溪秦竟然选择了他知道的《过秦论》,对此他也没有对策,只能徒呼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