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免费!

逐渐偏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你们现代人精神还好吗?最新章节!

    林碧彤看到“他们争取到的光明也会照耀到你”这段有些怔愣,紧接着下面那条评论像是佐证般更是让她双目发直,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视线还落在仙幕上,但意识早已径自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

    马叶子没有注意到旁边人的不专心,他有些难以理解的出声:“这个问黄连和蛇胆哪个苦的人说,学校给学生不放假还要被罚钱!

    不是应该反过来吗?老师不辞辛劳的给学生教授知识,学生更应该慰劳老师才对吧?”

    辛奈顺着他的话目光下移:“这也不奇怪吧?毕竟按前面那些人说的,后世有规定必须放假的时间,学校不照朝廷规矩做事,那自然要有惩罚了。

    这还只是罚钱,而且看这学校还会愿意提前交罚款,那那些钱对学校来说肯定是不算什么了,至少和学生不放假上课所能得到的比起来是这样。”

    作为一个商贾家庭的子女,她一向觉得只有收获远远大于付出时,人才会毫不吝啬前期的付出。

    下面的补课费评论更让她坚定这一点,瞧,这下连付出都不是自己的,花别人的钱自然更不会心疼了。

    ……………………

    这期不出意外本来应该是没有什么能引起众人热议、剧烈情绪的内容的。

    而往往不出意外的话——就会出意外了。

    不知怎么的,话题从放假偏移到补课收费上,然后顺理成章似的,评论区再次有人提到了义务教育,。

    本来已经知晓了义务教育就是后世国家强制要求每个孩童都要读九年书的众人,看到第一句还没有发现不对,只觉得后世人跑题的方式可真是一如既往。

    然后——

    刘彻没有去看自己之前根据地球仪,简易记录下周边信息的竹简被墨迹晕染。

    本来还在饶有趣味的想着到底是黄连苦还是蛇胆苦的刘邦,霎时坐正了身形。

    李世民本来眼睛看着仙幕,还分出一半心神去琢磨,仙幕毫无征兆地从尹溪秦又变回了视频的内容,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这是不是又是系统的一次改变?直到“我的老腰闪了”的评论映入他眼帘。

    并不在乎后世人放不放假、放多少天假,嬴政还在想着怎么用宫殿、帝陵、长城等地给国库创收、增加军费,一心二用而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然后——

    这些人不论前一刻在做什么、是什么想法,此时他们都瞠目结舌地望着不再变动的仙幕上,最下方的那条评论内容。

    甚至有了人疑心是不是自己眼花了,还不顾形象地伸手使劲揉揉眼睛,可惜,再定睛瞧去,仙幕上那“免费”二字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率先回过神来的嬴政,第一反应就是想喊李斯,有事无事喊李斯,这似乎已经是他的习惯了。

    不过也不止他一人的习惯,他望向下方的目光在投向以往的位置没有看到人时,马上就反应过来转移的方向朝趴在地上的人瞧去。

    然后和仍然趴在地上,只抬头望过来的李斯视线相撞。

    君臣二人有一瞬间都感觉,现在好似还和往常一般,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商议朝政时不经意间的对视。

    但没等李斯纠结自己该是个什么态度,要不要如往常一般、把自己此时那些有关那条评论的想法和嬴政开口说出,后者就快速转移了目光,在赵高身上落下一瞬,又扫视一圈群臣,最终收回视线重新落在仙幕上。

    就好像他本来就是要观察一下所有人,只不过第一眼瞧见了李斯,又无意间和他四目相对了而已。

    李斯即使很清楚,陛下现在还能存着理智没有马上打杀自己,就已经是他的宽宥了。

    但他内心还是没忍住为嬴政刚刚的举动感到失落,他知道即使自己今日侥幸活了下来,但往日密切的君臣关系却是再也不复存在了。

    嬴政倒是没有李斯那么复杂的心绪,他确实在第一时间无意识的就去寻找李斯,但随即很快反应过来这个往日深得他心的臣子,是个在他百年后背主却又被另一条狐狸咬死的蠢货。

    随后扫视全场的动作,只是因为他思绪发散,想着这些没有被提到的大臣里,会不会还隐藏着为大秦覆灭添一把火的人?

    托这突如其来想法的福,他先前还震荡的情绪已经冷静下来了。

    嬴政再次逐字逐句的去看那条评论:

    先前国家会强制所有人接受教育已经足够他费解了,没想到现在竟还有更惊世骇俗的事。

    九年义务教育居然是不用花钱的!

    之前想过的问题再度出现:所以黔首们全都读书才是更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吗?

    不然他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后世国家会宁愿自己负担这么多费用、不然黔首们付钱,都要让全国所有孩童都去读书。

    …………………………

    而刘彻的关注点则在于:“后世朝廷果然富裕,他们可是有十四万万人丁!

    就算其中只有两成的孩童,那也是大汉目前人口的数倍,而国家居然会愿意让如此之多的人免费、强制读书,如此行事,除了阔绰,朕真的不知道还能如何说了。”

    桑弘羊作为一个经济型人才,他不认为这其中缘由只单单是因为后世国家钱多到无处可去才这样做的。

    一个国家无论何时都不可能有钱多到无处花的地步。

    再动脑子想想后世那些似乎无处不在的神奇之物——无马畜拉动就可跑起来的车子;听名字疑似可以飞天的飞机;可以千里传音、还可显示诸多知识、有各种打发时间的视频的手机;甚至还有可以上到望舒上去的方法……

    种种不一而足,这些东西若是为人力所造,那其中所蕴藏的、高深的机密,自然是需要多年潜心学习的。

    但就和女工似乎是个女子都会、桌凳床箱是个木匠都能做,但王公贵族们使用的那些东西的制作者,却还是经过千挑万选,手艺格外出挑的人一般

    要制作后世那些更神奇的器物,想也知道自然也是挑人天赋的,而这种天赋并不是一眼就知道或者短时间只是看看,就能发现的。

    如此在挑人之前,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让所有人都先学习一番浅薄些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再逐渐筛选掉不合适的人。

    如此可能十万人中才会出现那么一两个,会制作出那些东西的人。

    至于国家负担费用,桑弘羊觉得这个就更好理解了。

    毕竟黔首们愚昧短见,若单只是强制要求所有人读书,他们自然是不会愿意的,吃穿都是问题,哪里还会有闲钱去做这些,而且那些半大的孩子也是家里的劳动力,怎么可能让他们不干活。

    再者要花钱负担好几个孩子的读书费用,这对于黔首们来说也确实无能为力。

    由有余力的国家直接出面承担这部分费用也算是一种投资,总归,最后这些学子还是为国效力的,朝廷也不算太亏。

    桑弘羊想想那些如仙术一般的器物,他觉得如果条件允许,或许他也会劝陛下如此做?

    只不过,最后这个只是想想而已,大汉和后世,犹如地与天,现在想在大汉如此,那朝堂诸公或许就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