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围鸡圈

小面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穿越替嫁流放县,种田发家我最横最新章节!

    因为地里突发的蘑菇中毒事件,县衙扶贫小队收假第一天,林宝初就被叫去开会了。

    “林姑娘,你把你的人才引进计划,再拿给我们看看吧。”

    温怀被众人推崇,站出来说。

    林宝初早有所料。

    她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感到沾沾自喜,令大家不适。

    反而是谦虚的把计划递了过去,“上次的计划我的确做得还有几点不足,这次做了几点修改,正好请大家帮我看看。”

    在这次的计划中,她增加了一个服务年限的选项。

    有五年、七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等五个选项。

    这些选项对应的人才补贴不等,有高有低。

    或许会更适合丰耕县目前的情况。

    “林姑娘,你们不是没县令吗?怎么县衙里有这么多人?”

    季来之来的这几日,恰逢扶贫小队放假回家种田。

    扶贫大厅这些天也锁了门,他不知道这屋子是做什么用的。

    今日看到这么多人一大早的陆续到县衙来,一来就开始忙活,也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

    不仅如此。

    他们来了,城里的百姓也来了。

    一干人等在这个屋里嘀嘀咕咕,又是翻书又是登记的,好像很忙的样子。

    他更好奇了。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连七公主和温太傅都在这个屋里有自己的位置!

    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竟能让七公主和温太傅这两个人坐在一起?

    经过这几日跟季来之的相处,林宝初发现,他是个没什么城府的人。

    在盛京的朝廷里,像季来之这种的,恐怕连皇宫都进不去。

    所以她也不怕他知道。

    “我们是没县令,但没县令不表示我们没有约束。”

    林宝初用眼神示意他,“这就是我们丰耕县的约束力。”

    “约束力……”

    季来之小声地重复这三个字。

    这三个字听起来很平常、很普通,但如果用在一个没有规矩的流放之地。

    那便是振聋发聩的存在。

    原来他这些天在丰耕县看到的团结、和乐、有礼的景象,都是因为这股约束力。

    “妙啊!”

    季来之一拍掌心,“这是何人的主意?简直妙哉!”

    其他人正埋头在看她的计划书,没空理会他。

    林宝初挪到他身边,犹豫地开口:“季大人,你看到的这些人来衙门帮忙,都是要领月银的。”

    “你看,这银子你回去能不能帮忙申请一下?”

    林宝初是故意这么说的。

    她要是不这么说的话,季来之回盛京之后,定会向圣上如实说明。

    可如果她伸手跟朝廷要钱了,季来之即便是如实汇报了,朝廷也会把注意力放在她伸手要钱上。

    而不是她在丰耕县做的这些事儿。

    与其让朝廷觉得她无私,不如让朝廷觉得她贪财。

    保持他们对丰耕县的已有印象,他们就不会想着干涉她了。

    果不其然。

    季来之一听她要钱,他一个朝廷边缘人都觉得她在痴人说梦。

    朝廷怎么可能给一个流放县拨银两?

    拨来干嘛?打水漂吗?

    流放他们到这里来,是为了让他们吃苦受罪的,不是为了让他们来吃朝廷空饷的。

    “这个,我试试。”季来之尴尬以对。

    林宝初点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

    “林姑娘,我们看好了。”

    温怀等人终于看完她的计划书,“就照这份东西,贴出去吧。”

    “好。”

    林宝初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

    城里有大夫跟没有大夫,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有个医馆,有助于稳定百姓们的情绪,减少大家的恐慌。

    这就是医馆存在的意义。

    林宝初把告示贴出去了,同时,她也把山里常见能吃的几种菌类画像贴在县衙前后门。

    防止蘑菇中毒事件再次发生。

    “林姑娘,你把能吃的东西都告诉别人了,就不怕自己没得吃吗?”

    季来之来了好几天,才总算看懂县衙前后两块板子的作用。

    以及上面挂的那些木雕。

    林宝初刚贴好告示,就涌来一群百姓。

    她被迫退到一边。

    “盛京城里的人是不是都特别怕被人抢走资源啊?”林宝初嫣然一笑。

    的确。

    资源很重要。

    但如果你手里的资源有很多很多呢?

    放一部分出来,也是为了获得更多。

    就像山里的菌子。

    她告诉百姓们的只是常见的几种菌子,那些珍稀、美味、难寻的,她依旧掌握在自己手里。

    因为只有她知道那些菌子有几分毒,怎么吃。

    “我围鸡圈去了,季公子,你慢慢玩儿啊。”

    林宝初拍了拍季来之的胳膊,转身朝县衙大门右边去。

    后院鸡笼里的鸡,从去年年底开始,就不停的在下蛋。

    到现在为止,大大小小的鸡已经快两百只了。

    鸡笼是再也装不下它们。

    所以她和沈戟种完田之后,就在葡萄园里忙活。

    用竹子把葡萄园围起来,准备在葡萄园里养果园鸡。

    葡萄藤如今已经全部爬到架上,根茎也快有三指粗细,不怕被鸡叨坏。

    而且把鸡养在葡萄园里,还能给葡萄添加农家肥,鸡也能给葡萄园除草。

    一举多得。

    沈戟手上的活儿非常利索,一把柴刀在手,噼里啪啦就把竹子劈开,劈细。

    打好大桩之后,他又开始编篱笆网。

    一天下来,手心里全是竹子的毛刺儿。

    夜里。

    林宝初在油灯前算账,算盘珠子划拉得噼啪响。

    沈戟就在一旁,挑他掌心的毛刺儿。

    两人气氛十分和谐。

    “我把福客来的分成、卖糖、卖油、卖菜的钱,还有工人的支出全都算明白了,剩下的这些银子够我们修房子的。”

    林宝初算好账,第一时间把账本挪过去给沈戟看。

    他们是夫妻,她从来没打算瞒着他。

    沈戟在看账的时候,她又开始算县衙的公账。

    春耕翻耕、种地请的人工,她也要做账。

    “阿宝打算什么时候动工?”沈戟问她。

    “把葡萄园围好就动工吧,驿点得快点做起来了,咱后院的兔子和池塘里的祖宗们都不能再耽误了。”

    网兜她定了,货也养大了,就等着卖了。

    “好,我明天加紧点儿,一定把葡萄园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