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奏笙歌同道皆友

休息的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隆庆中兴最新章节!

    在严嵩与嘉靖商量胡宗宪的官职时,下衙后的汪道昆带着自己的家班来拜访朱载坖,同时还带着自己的好友。

    朱载坖听说汪道昆来了,当即开门迎接汪道昆,汪道昆上前行礼说道:“殿下,下官将殿下所写一折戏令家班排演,现已排演完成,特来请殿下观演。”

    朱载坖不得不感叹,真壕啊,朱载坖看到另一位身穿长衫的男子也在向他行礼,便问道:“汪司马不介绍下这位朋友?”

    汪道昆笑着说道:“正要给殿下介绍,这位是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谭纶谭子理,近日到京师述职。子理兄原任京师兵都武库清吏司主事。武库司掌戒器、符勘、尺籍、武学、薪隶之事。子理兄雅好音律,酷爱戏曲,又是江西人,极善弋阳腔,昨日在下官处看了殿下的一折戏,极为推崇,故而下官带着他冒昧来访,还望殿下海涵。”

    朱载坖笑着说道:“既是同好,且进来一叙。”

    朱载坖心里想着,这汪道昆倒是一员福将,竟然将谭纶带来了,这位日后可是大名鼎鼎,谭纶领军三十年,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绝对的猛人,在戎马倥偬中推动了海盐腔与弋阳腔的融合,促成宜黄腔的形成。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能者无不会也。

    朱载坖将汪道昆、谭纶请进府内,汪道昆笑着说道:“殿下,不若请伶工们表演一番,殿下也好斧正。”

    朱载坖笑着点头,就在王府花园之中摆开戏台开唱,这些伶工们表演的十分卖力,但是朱载坖的眉头却越皱越紧,此时的南曲,多是弋阳腔和浙江永嘉腔,没有水磨腔的婉转,昆曲剧本里细腻情感就无法表达出来,朱载坖看向汪道昆和谭纶,这两位也觉得不妥了。

    唱完后,汪道昆说道:“家班才艺不精,所演不及殿下文本之万一。”

    朱载坖摆摆手,汪道昆的家班技艺可算得上京师家班中的翘楚了,但是这些伶工虽然唱的也是南曲,但是是以永嘉腔为主,永嘉腔乃是余姚腔发展而来,吴哥杂曲,并出江南;越声调曲,并出余姚。多用浙江乡音,而昆曲用的乃是中州正音和苏白,自然体现不出昆曲的婉转情感了。

    朱载坖说道:“非是伶工之过也!永嘉腔不适合此本,还是应该用昆山腔,才合适,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用中州韵,行水磨腔,腔用水磨,拍捱冷板,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此间意思,则尽矣!”

    说罢朱载坖有些技痒,上前清唱了一段长生殿哭像迎像中的叨叨令和脱布衫。这是前世朱载坖最喜欢的一段,尤其是俞振飞先生和蔡正仁先生的哭像迎像,堪称一绝。

    朱载坖唱到:不催他车儿马儿,一谜家延延挨挨的望;硬执着言儿语儿,一会里喧喧腾腾的谤;更排些戈儿戟儿,不哄中重重叠叠的上;生逼个身儿命儿,一霎时惊惊惶惶的丧。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闪的我形儿影儿,这一个孤孤凄凄的样。

    寡人如今好不悔恨也!

    羞杀咱掩面悲伤,救不得月貌花庞。是寡人全无主张,不合啊将他轻放。

    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搪,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永成双。

    我如今独自虽无恙,问余生有甚风光!只落得泪万行,愁千伏!我那妃子呵,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

    朱载坖唱完后,问道:“若以昆山腔唱,不是更得其意乎?”

    汪道昆、谭纶说道:“殿下之才,远胜于王太仓矣!”

    朱载坖笑道:“王凤洲词章才子,科第名家,文名动于三吴,诗才冠绝京华,孤岂能与其相比。不过是一时游戏之作罢了。”

    谭纶说道:“殿下这应该是另一折戏了吧?”

    朱载坖笑着说道:“谭大人慧眼,确实另一折戏。”

    汪道昆说道:“说起昆山腔,下官倒真认得一人,原刑部督捕郎中魏良辅,就极善昆山腔,他的家班,应该会昆山腔,可惜已经外放山东布政使,不在京师了。”

    朱载坖心里一惊,魏良辅可是昆曲鼻祖,号称曲圣,正是他改良昆山腔,要求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讲究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唱出了曲情理趣,细腻得宛如苏州巧匠用木贼草蘸水研磨红木家具一样的水磨腔,才成就了后来的昆曲。

    朱载坖当即说道:“不若将此折寄于魏良辅,请他品题。”

    汪道昆交游极广,与他们都有所交际,这些事情就由汪道昆来办即可。三人在花园里闲谈,朱载坖问道:“子理兄从南京而来,可是有公务?”

    谭纶苦笑着说道:“确是如此,下官本在南京兵部武库司,蒙聂本兵和杨少司马(兵部侍郎别称)举荐,欲任下官为浙江台州知府兼海道副使,因如今倭寇猖獗,故而陛下也甚为关心此事,故而召下官陛见。”

    朱载坖笑着说道:“以子理兄大才,守牧一方,重挫倭寇,并非难事。”朱载坖对谭纶极有信心,开玩笑能与戚继光并称的人物,岂是等闲,谭纶任台州知府,正合其才也,聂豹、杨博倒是有识人之明。

    但是谭纶好像并没有这么乐观,他说道:“下官谢过殿下吉言了!只是倭寇如今猖獗,官军乏力,恐不易胜矣。”

    说起此事,同在兵部任职的汪道昆也是无奈道:“倭寇轻狡,官军又往往迟钝,每每为贼所乘,深可恨也!东南卫所不下十万之兵,俞大猷、汤克宽、卢镗等号称名将,可是虽然斩获,不能禁绝倭寇,空耗国帑。”

    对于东南官军的无能,三人都是长叹一声,朱载坖说道:“看来子理兄到台州去,恐怕还得招募乡勇,保卫本乡本土,说不定比之官军更有用。”

    谭纶也只能点点头,眼看到了饭点,朱载坖就留二人一起在王府用饭,席间详细询问了一下东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