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老臣竭心自勖励

老山活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活在原始时代最新章节!

    腓力三世满嘴都是苦涩,他又不是个傻子,如何不明白经济实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作为欧洲第一大国的君王,一心想成为法兰西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君王,他的理想谁又知道,他的初衷谁又能理解?

    自从先辈们从华夏飘扬过海,与欧洲土著融合在一起,欧洲各民族国家形成以来,似乎总有个绕不开的“死结”,那就是但凡想要争霸的国家的君王,都有着对外扩张领土的迷恋。

    不仅仅是法兰西,英国、西班牙、荷兰等欧洲举足轻重的大国几乎无一例外。当然,其中欧陆第一强国法兰西,貌似对领土的扩张最为着迷。

    实际上,龚道安建立法兰西后,就没有停止过征伐。从他当政到后半期以来,也沉迷于对陆地的扩张中不可自拔,这种扩张行动最为集中的体现在,他制定的法国“天然疆界”计划上。

    法国作为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明星国家,实力超群。自华夏四十年开始后的欧洲十年战争时,她就从未缺席过欧洲的主要重大历史事件,法国已经是这个时空,欧洲历史舞台剧上的“主演”之一了。

    在几位的法国君主中,华夏人十分熟知的就是腓力一世(龚道安)了。这个人不用多说,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第一个出走欧洲创造了法国。

    龚道安有过从军的经历,又是华夏海军学院的高材生。自然他有很广阔的视野,以及很高的谋略。这也是他成为法国历史上杰出的君王的根本原因。

    在如今法兰西一千多万人眼中,龚道安是法兰西的“太阳王”、他有句特别著名的话叫:“朕即国家”,实事求是的讲,截止到目前,他的理念就是法国王权的核心基础。

    龚道安在位期间为法国做的事情归结起来,就一句话:法国要实现“天然疆界”国家目标和梦想。为此他努力奋斗了一生,在欧洲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

    龚道安执政时前三十年小心翼翼发展工农业,建立制度。后三十年他掌握的法国,已经成为一个欧洲大陆上强大的绝对君主制国家。

    在此之前龚道安通过联姻和铲除异己等手段,完成了中央集权构建,将法兰西变成了高度统一的君主制世俗国家,也成了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

    自华夏六十年后,二十多年的征战,法国已经确立了腓力·龚家族王朝的绝对优势,她成为了欧洲最有力量的君主国。

    此时法兰西显著优势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个强大、统一的集权式君主国家。

    法国可不像之前卡洛斯家族统治下的西班牙王国那样,虽然地盘大,但是支离破碎、七零八落。

    更不像荷兰和德意志那样,邦国林立,毫无前途,而是一个由众多同质部分所组成的、有机的、统一的本时空现代化国家。

    而与此同时,老对手爱德华家族的两大分支,即英格兰王国与奥地利王国,因为内部斗争,已经变得羸弱了,不再是法国的对手。

    在欧陆上法国已经拥有了不可动摇的“欧洲一哥”的地缘政治优势,任何一个单个国家都不可能是法国的对手,包括英国或者荷兰乃至瑞典。这也是法国的地缘优势。

    再有,欧洲十年战争后,华夏四十八年签订的《威斯特和约》,与法西战争后,华夏五十九年签订的《比利牛斯和约》,给予了法国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譬如:前一个条约,让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以及确认了法国对梅斯、图和凡尔登的占领;后者则让法国获得了西班牙的鲁西荣以及尼德兰之阿尔图瓦等地。

    更要命的是《比利牛斯和约》中,还硬性规定腓力三世必须娶西班牙公主特蕾莎为妻,这为后来的遗产战争埋下了种子。

    在这些优势地位,尤其是通过条约获得众多领土的刺激下,几代法兰西国王都决定继承他的法国梦想,为实现“天然疆界”而奋斗。

    因此可以说优势地位,加之领土的获取,是现在的腓力三世对外扩张的反应原料和催化剂。

    “天然疆界”是龚道安所提出的一个关于法国疆界的设想。也就是所谓的法国的疆界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即法兰西王国向东要扩展至莱茵河;向南要到阿尔卑斯山脉以及比利牛斯山脉向北、向西自然是要到大西洋。

    法兰西君王只有达到这个目标,未来的国王可以加冕为皇帝。也就是说,要以天然地理事物为界来作为法国的统治范围。

    这个计划实际上反映的是强大君主制下的法国扩展领土的野心,它也是法兰西的“国家梦想”,更是腓力家族坚定追求的战略目标。

    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从当时的地缘政治来看,法国面临的敌人最直接的就有西班牙、荷兰、奥地利以及其他德意志邦国,因为这些国家的领土就是要夺取的目标。

    同时还有个潜在的英国,这个飘在海岛上的新兴国家正在注视着欧洲大陆上的地缘政治变化。

    实际上后来的法国对外扩张战争也是围绕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展开的。欧洲大战似乎随着腓力三世的扩张野心而随时可能爆发。

    法兰西的扩张野心已经很躁动了,腓力三世似乎就像一个有了游戏想法的小孩子一样,早已急不可耐的要行动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不小的事让他做起了文章。按照法西之间的五十九年《比利牛斯和约》之规定,腓力三世迎娶了西班牙公主特蕾莎。

    问题是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不厚道,嫁女儿居然不给嫁妆,何况是白纸黑字规定的嫁妆。

    当初在条约中说好的四十万龙元嫁妆西班牙居然不兑现,这让腓力三世找到了理由。

    隐忍了五年,这位不守信用的西班牙国王去世后,腓力三世立刻翻脸。他以此为借口,要求继承西班牙的部分遗产。

    本来按照条约规定,腓力三世并没有继承西班牙遗产的资格,但是他以西班牙违反规定,先不给嫁妆为由拒绝承认这一条款。

    他想要什么呢?他要的是整个直布罗陀。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已经不是嫁妆的问题了,实际上谋求的是整个地中海的统治权,他想把它划入法国的王权统治之下。

    西班牙对此肯定一百个不答应,这卡洛斯三世也硬气,一口回绝了法兰西的无理要求。

    因为这已经不是四十万龙元的事情了,地中海也直接关系到西班牙的国家命运问题,因此遗产战争不可避免了。

    这场战争也因此被称为“归权战争”,因为在腓力三世看来这本来就属于他。

    在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前腓力三世还是考虑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英国。

    此时的英国正忙于和荷兰之间战争,本来就是无暇顾及法西之间的矛盾,但法国还是做了准备,许诺英国一定的好处。

    华夏六十七年,腓力三世与英王查利一世订立秘密协议,答应给予英国补助,又许诺部分西班牙的岛屿换区英国中立,还加强了莱茵联盟。

    搞定这一切后,华夏六十七年,腓力三世不宣而战进占了西属尼德兰的部分领土,兵锋直指直布罗陀,战争开始了。

    醒悟过来的英国人也不傻,当时的爱德华·孔怎么会为了一点小钱,在大事上而迷失方向呢。

    英国得知法国占领了西属尼德兰,尤其是要控制直布罗陀时,那整个地中海,就几乎全是法国的地盘了,英国将完全失去在地中海沿岸的利益。

    这还得了,法国一家独大长久以往吃亏的还是自己,因此不打算中立了。

    而荷兰人更是对此感到不满和不安,法国的行动直接威胁刚刚诞生不久的荷兰国家安全和利益。

    因而英国于华夏六十八年联合荷兰以及北欧的瑞典组成反法同盟。他们希望牺牲部分西班牙利益换取两国和平,如果腓力三世不答应,他们就对法宣战。

    在这种情况下,腓力三世无奈了。眼看即将到手的鸭子也只能放了。西班牙和法国在反法同盟的压力下签订了《亚琛和约》,结束了这场归权战争。

    和约规定:法国占有西属尼德兰的沙勒罗瓦、杜埃、图尔内、里尔等十二座城市及其周围土地;法国退出战争期间占领的西班牙土地弗朗斯孔泰。

    这场遗产战争是腓力三世第一次实现“天然疆界”目的的军事行动,从结果来看虽然取得了不少地方,但是并没有实现战争之初,夺取全部直布罗陀的目标,可以说腓力三世出师不利,遇到了挫折。

    当然他不会甘心就此打住,新的计划又将产生。要想实现将法国边界推移到莱茵河边这一目标,荷兰是法国最大的问题。

    加上在遗产继承战争中,荷兰对法国的干涉以及荷兰的海上优势对法国贸易的打击等因素,腓力三世决定新仇旧帐一起和荷兰算清楚。

    正因为如此,法国把战争的下一个目标对准了荷兰。

    在这个时空,欧洲每次战争前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外交关系孤立战争对象国。

    为了孤立荷兰,腓力三世也再次做出来了一系列的外交准备。

    他的首要目标还是英国。此时英国的查理一世继位不久,国内的事情尚未理清,需要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这件事上,查理一世正需要得到法国的支持。

    腓力三世又耍起了老手段,利用金钱贿赂和秘密资助等方式争取英国的支持。

    英法双方还缔结了《多佛密约》,结盟联手一起打击荷兰。

    同样在英国的劝说下以及法国的重金贿赂下,瑞典也被法国收买了,而奥地利直接宣布了中立。

    此时荷兰又像西班牙一样,被法兰西整成孤家寡人一个了。法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后,立刻发动对荷兰的战争。

    华夏七十二年三月,法国借口荷兰的高额关税阻碍了法国的出口贸易,对荷兰宣战。

    战争开始后,由于荷兰被孤立,以及其内部政治派别斗争等因素影响,荷兰很快就失利了,军队士气低落,简直是不堪一击。

    法国很快占领了其南方数个省,在这种危机时刻,荷兰统治者奥兰治亲王亲自统帅军队与法军作战,他号召荷兰人民拒不投降,英勇抗敌。

    由于陆军实力差距够大,奥兰治亲王最后兵行险招,直接决堤放水,才阻止了法军的进攻,保住了首都阿姆斯特丹。

    此时荷兰凭借其海军优势成功阻击了英法海军的攻击,战争形势有所改变。

    但奥兰治亲王知道,要想击退法军,必须采取结盟策略,否则以荷兰之力,根本不可能抵抗法兰西的进攻。

    于是他凭借自己过去的人脉,以及对欧洲国际政治局势的高超把握,与奥地利、西班牙等国组成海牙反法同盟。

    与此同时,英王查理一世刚好解决了国内的问题,再次抛弃了法国,宣布退出反荷同盟,但是保持中立。

    在这种情况下,腓力三世又亏了,战场不利于法国,于是在英国的调停下,法国与荷兰、西班牙等分别在七八年和七九年签订了条约,统称为《奈梅根和约》。

    和约规定:法国交还其侵占的全部荷兰领土,恢复两国在战前的边界;法国将在华夏六十八年,夺占的沙勒罗瓦等五处地方交还给西班牙,代之以兼并瓦朗谢讷、康布雷等七处领土。

    西班牙将弗朗斯孔泰割让给法国。法国放弃根据《威斯特和约》在菲利普斯堡的驻军权,奥地利则同意法国占有莱茵河岸边的布雷萨克,洛林公国将隆维及南锡割让给法国。

    由此可以看见,腓力三世夺取荷兰领域,将边界扩张至莱茵河畔的计划又落空了。

    新和约的签订,再一次中断了腓力三世的“天然疆界”扩张计划。不过这场战争法国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夺取了很多地方。

    特别是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他还占领了德意志一些邦国的土地,以及西属尼德兰的卢森堡等地。

    面对强大的法国和野心勃勃的腓力三世,整个欧洲都在颤栗。尤其是西欧国家们胆战心惊,希望能和法国停战。

    八十四年荷兰,西班牙,奥地利等国与法国缔结了为期二十年的《累根斯堡停战协定》。

    该协定暂时终结了法国与上述欧洲国家的战争,也宣告了法兰西的扩张计划暂时停止了。

    但是它同时标志着腓力三世统治下的法国,达到了这个时期的鼎盛状态。

    腓力三世如果能沉下心来发展国内经济,法兰西实际上只要维持这种态势,就可以在将来获取更大的战略机遇。

    但是腓力三世太猖狂了,他的野心无法平息,他决定不会停止扩张,而下一次的扩张彻底失败了。

    也许因为龚道安曾经是名海军军官,骨子里就有好战的因子。

    自法国形成以来,她就一直处于四处奔波战争中,经过前两次的战争,法国未能达到目的,但实际上已经占了不少好处。

    此时的法国国力实际上已经受损了,本来应该偃旗息鼓,好好发展一段时间。

    但腓力三世突然得知西班牙因为财政困难,竟然把直布罗陀海峡一角卖给了华夏帝国,这可把他气坏了。

    这还了得!西班牙王国竟然把这么一头洪荒巨兽引到了家门口,华夏帝国一旦在这里立足,这欧洲还有他腓力家族什么事!

    腓力三世顿时就坐不住了,要趁着华夏帝国立足未稳,把他挤出欧洲大陆。深知自己实力不济,他不敢直接和华夏帝国对抗。

    为了达到目的,腓力三世和他的智囊团绞尽脑汁,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方略。他先是想方设法弥补了和西班牙的关系,唆使卡洛斯三世收回直布罗陀。

    在他的花言巧语下,愚蠢的又冲动的卡洛斯三世,竟然相信了他的鬼话,竟然真的出尔反尔,向华夏帝国讨要荣耀堡,要撕毁当年的买卖合同。

    岂有此理!白纸黑字的合约墨迹未干,就要出尔反尔,这怎么可能让他如愿!华夏帝国立刻派出使节,严厉驳斥卡洛斯三世的无理要求,决不退让。

    这卡洛斯三世也是个驴脾气,在腓力三世承诺全力支持他以后,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胆,直接撸起袖子,要武力收回荣耀堡。

    由此才引发了这次华夏帝国派出远征军远赴欧洲,与法西联军在荣耀堡展开了一场大战。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华夏军队凭借着超凡的实力,一战就彻底把两国联军打垮,让腓力三世和卡洛斯三世眼睛碎了一地,两个家伙装逼装成了傻逼。

    斗转星移,风云骤变。这下子两国被打回了原形,西班牙、法兰西顿时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尤其卡洛斯三世即将王位不保,恐怕会被费尔南多大公取而代之。

    无独有偶,法兰西原来反对的势力也蠢蠢欲动,腓力三世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威胁,王位岌岌已经可危。

    腓力三世自亲政以来就为实现“天然疆界”,而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扩张战争。这次一次踢到了铁板,真正的痛彻心扉。

    马克龙伯爵的分析,让他悚然大惊,现在腓力三世才意识到,法兰西已经站到了悬崖边缘。

    如果华夏帝国不依不饶,恐怕自己也会被赶下台,被华夏帝国扶持的势力取而代之。

    曾几何时,他春风得意。前面两次大规模的对外用兵,让法国的威名和国家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尤其是法国确实获得了不少土地,那是何等样的威风!

    但是现实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只要有华夏帝国在,腓力三世永远没有实现他的梦想可能。

    法国的疆界经过三十年的扩张没有达到目标,如今华夏帝国把手伸到了这里。从此以后,法国的“天然疆界”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已。

    在马克龙的眼里,腓力三世有些膨胀了,有些飘了,这次他先是挑拨西班牙,又介入西班牙和华夏的战争。

    不知天高地厚,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其实哪怕没有华夏帝国参与,法兰西其实早已经外强内干。前两次战争,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说,腓力三世亏大了。

    且不说法国经历了欧洲十年战争,和欧洲国家打了个遍,内部消耗极大。

    更严重的是,在这段时间,英国借助华夏在普斯茅斯总督府的支持,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业革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此崛起。

    这次战争之前,法国是欧洲无与伦比的第一大国。

    这次战争后,恐怕英国至少能与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虽然英国人口不及法国,但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英格兰有了先天的优势。

    荣耀堡之战,虽然和“天然疆界”无关,但是也是腓力三世扩张称霸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次他输的实在是太惨了,英国彻底站在了法国的头顶上。

    当然,在这个时空,此刻任何人都不知道,从荣耀堡之战开始,法兰西就开始走下坡路。

    往后的日子里,法英两国之间的战争,成为了华夏纪元下一个世纪欧洲的主题。

    太上皇阚石总给得好:“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战争只是一种政策工具,不能不用,但不能包治百病。

    要说这腓力三世还真是很聪明的角色。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华夏帝国,甚至王位都有可能不保。

    此刻,腓力三世立刻改弦易张,俯身感谢马克龙伯爵的谏言,恳请这位老人出任全权代表,前往海峡总督府求和。

    尼玛,什么都是虚的,先保住王位要紧!

    没有提出任何的先决条件,腓力三世在马克龙面前痛哭流涕,表示只要保住法兰西国祚,他一定痛改前非。请老人家一定要帮他。

    腓力三世态度一下子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略一思索,马克龙很快就想明白真正原因。

    马克伦伯爵有些恍然若失,遥想当年的龚道安(腓力一世)是多么的英雄了得,如今这腓力三世外强中干,差距何止千里。

    黯然神伤,年近八旬的马克龙伯爵叹了一口气,劝道:“陛下,不必忧心。老臣你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