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权贵娇最新章节!
(第四更!)
源源不断的弹劾奏疏送进了紫宸殿,多到令内侍首领常康都诧异。..他伺候在崇德帝身边,弹劾的奏疏见得多了,但一次过这么多、针对的是同一人,还真没见过。
官员们何时如此同心同德了?还是说,帝师大人真的犯了众怒?
帝师一事,当中水太深,常康不敢深思下去,怕犯了什么禁忌自己也不知道。
崇德帝在翻看着这些奏疏,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不出是震怒还是欢喜。照理说,皇上现在如此对待沈肃,看见这些弹劾奏疏,应该很开心才是的。
怎么会是这样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呢?——崇德帝心中有疑,对这些弹劾的奏疏有疑。
他知道,沈肃与朝中一些官员不和,但这些弹劾的官员当中,有不少官员是一向不问事的,肯定是和沈家无仇无怨的,他们为何要弹劾沈肃呢?
且看看这些弹劾的官员都有谁:宗正卿蒋钦、户部尚书张龟龄、吏部侍郎贺肇、太原府尹范泰言、关内府尹祁玄、兵部尚书霍韬、虎贲中郎将张旭……
这些弹劾的官员,有京兆官,有地方官,有文官,也有武官,涉及五省九寺五监、九府十六卫。沈肃与沈度,怎么会与这么官员交恶?不会,绝不会。
蒋钦、张龟龄、贺肇这些官员就算了,他们都是东宫一系的官员。对于太子和沈度之间那些微妙的不和,崇德帝是清楚的,也一直放任着。
但范泰言是怎么回事?他远在太原府当府尹,怎么会上这样一道弹劾奏疏?还是弹劾陈年旧事,弹劾沈肃奏请杀二王的事!
在范泰言的奏疏上,沈肃奏请杀二王之举,就成了沈肃连皇族成员都敢杀,其行不容,云云。
这样的弹劾奏疏,崇德帝当然不会顺之。如果不杀二王。崇德帝的皇位怎么能坐得这么安稳?崇德帝如果准许了范泰言这个弹劾,那就等于否定了当初登位所扯的大旗。
所以说,范泰言的弹劾奏疏,太有问题了!
还有兵部霍韬的奏疏。霍韬的主意还是很正的。当初崇德帝想借理由对付傅家,霍韬还曾出言阻止过。以霍韬的为人,是不会做落井下石之事,况且他和沈家并无恩怨。
到底,像范泰言和霍韬这些人。为何要上这样的弹劾奏疏呢?
崇德帝在苦苦思索着缘由,半响后,才问道:“现在,朝中有何大动静?”
“回皇上的话,大动静有两个。其一是国子祭酒叶端提出尊师重教;其二是东宫发起了对沈肃的弹劾。”常康回答道。
宫中的内侍及皇家暗卫,就是崇德帝的耳目。常康将朝中的动静汇报,却不敢加以详细修饰——虽则他知道这两个大动静,应该都是和沈肃一事有关。
“东宫发起了对沈肃的弹劾……原来如此啊。”崇德帝停住了翻阅奏疏的动作,似是了悟般说道。
如此,就能解释为何弹劾沈家的奏疏会如此多了。范泰言和霍韬等官员的所为,也就有了原因。
“你去查一查,范泰言和霍韬这两家,可与东宫有所联系!”崇德帝一把合上了奏疏,下令道。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眉头一突一突的,显然有怒火勃生。
很快,常康的查探便有汇报了。他查得,范家和霍家没人与东宫有联系,但这两家的管家。却和程家的管家连日小聚,看样子交情甚深。
程家,淑妃的娘家,太子的母族。这么说来。范泰言和霍韬这些官员弹劾沈肃,定是与东宫有关了。
东宫发起弹劾,就有了这么弹劾沈家的奏疏,涉及了这么多官衙和地方。东宫的影响力……真是深远宽广!
崇德帝觉得,他近日专注于对付沈肃和沈度,似乎遗漏了些什么。东宫的影响如此深远宽广。令身为帝王的他,并不愉悦……
听了常康的汇报,崇德帝没有追问东宫的情况,反而问起了沈家:“沈家那里,有什么动静?”
这么多弹劾的奏疏,若是压在沈肃身上,怕是能将他淹了。现在的沈肃,在做什么?
“回皇上,沈家平静,并没有什么官员进出。”常康立刻回道。现在沈家大门外,守则皇上派去的人。谁人进沈家,谁人出来,常康都是清楚的。
平静,无人出入。
听到常康的禀告,崇德帝脑中忽然浮现了一个画面:冷寂的东园、微弯着背、满头白发、被弹劾奏疏淹没的沈肃……
崇德帝猛地摇摇头,将脑中的画面甩出去。不对,他不应该有这样的画面的。沈肃不会就这样认命,沈家不应该如此平静的,怕是,还会有些什么事。
于是,他吩咐道:“传朕之令,这些弹劾奏疏不能再入紫宸殿。”
这些弹劾奏疏,他是不想再看到了。关于沈肃之事,他不想越闹越大,差不多就可以了。
但是,既已起了火星,在风势的帮助下,大火不是想灭就能灭掉的。关于沈肃的弹劾,即使崇德帝已下令,但仍有不怕死的官员,将弹劾奏疏送到紫宸殿中,恳请崇德帝从重处罚沈肃。
由国子祭酒叶端发起的尊师重教举动,在醉红楼、陈通记的推动下,声势之浩大出乎所有人之料,就连叶端本人也没有想到。
尊师,敬师,现在是儒林中最热烈的风气。士子们纷纷拜见、追忆自己的老师。有人不远千里,赶往曾经就学的书院拜见自己的老师;还有人在对自己恩情深重的老师墓前,搭起了孝棚,立志学习子贡,为自己的老师守孝。
在这样的儒林风气影响下,一国之君对待老师的态度,自是为世人所瞩目。谁都想看看,皇上是怎么对待老师的,是怎么成为儒林表率的。——很多人并不知道沈肃一事。
礼治德化,自古就是帝王的责任和功绩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崇德帝对沈肃做了些什么,都被无形地放大了。
帝王的意思,没有人敢公然违抗。但官员和百姓在尊师重教上,对帝王有什么想法,那就不好说了。
崇德帝自是想明白了这些,气得脸色都发绿了。然而,事情还没有完。到了四月十五的大朝,崇德帝才深刻地明白一件事。
(章外:第四更!)(未完待续。)
PS:第四更!感谢water_2、floodjiang、赵红裕的打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