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大唐风后最新章节!
石青衣在洛阳的生活很平静。此时距离帝踏峰一战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那场战斗本应该成为江湖中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却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被掩盖了起来,鲜为人知,或许,是因为怕传出去丢了正道的脸面,毕竟,慈航静斋一直是天下正道的领袖,静斋吃了亏,正道的脸上也是毫无光彩。
李世民跟随其父一同去了山西河东,其时天下已经开始动荡不安,河东一带群寇乱起,李渊于此地任职,自然守土有责,因此一到此地,就立即着手剿匪的工作,李世民也积极投入军中,协助父亲,他本就是少年心性,喜爱冲锋陷阵,又对兵事做过详细的研究,加之对手也只是落草为寇的盗贼,因此多次取得胜利,而随着李世民在军队中呆的时间的延长,军队中的将领也不在将他简单的看成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少年,而纷纷觉得这个少年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因此对他也就越来越重视,这是第一次,李世民被人肯定自己的价值,因此也是非常的高兴,对于剿匪的工作,也就越发的卖力起来。以至于往往冲阵之时一马当先,虽然经常的能够取胜,但是却也让他的父亲李渊大伤脑筋。
三个月的时间里,李世民父子常常是没过几天就向家里寄来一封书信,李渊当然是写给窦夫人的,李世民却是五花八门,他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就连石青衣也没漏下,由于是私信,其他人也不知道其中的内容,为此很多人都因为二人已经和好,已经想要开始认真的生活了。而每次,石青衣也都会仔细的写好回信,然后再寄回去。这无疑又加深了大部分人的这个念头,除了一个李秀宁还在坚持,信誓旦旦的宣称二哥是不会喜欢这个二嫂之外,其他人显然不是那样的认为,因此,他们对于石青衣的孤立竟然慢慢的消除了。也不知道究竟是好还是坏。
其实呢,信里面写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些军事策略在实地中的运用而已,李世民对于兵法其实非常的精通,但是即使是最出色的将领,实际上也离不开好的参谋的帮助,早经过在李家大门口离别时的那一段辩论之后,李世民显然认为石青衣勉强有了做一个参谋的资格,因此才会给石青衣写信,讨论他最近的关于战争策略的思考。石青衣一一作答,然后寄了回去,虽然不一定正确,但却是她自己的思索所得,然后,两个人的信件的往来就逐渐的多了起来,也因此才引起了上面所述的误会。
石青衣心知肚明,论纸上谈兵,现在的李世民还不是自己的对手,可是一旦真的遇到了实战,自己就是个马谡,那个只能自己逃命,却顾不上手下的人物。不过还好,不是赵括,石青衣的心态十分乐观。本来她专注兵法战争就只是因为兴趣所在,即没有当将军的本事,也没有有当将军的心思。独来独往,默默无闻才是石青衣的本性,往人堆里扎,做一个耀眼的人物,那不是石青衣应该干的事。
七月,炀帝北狩,率众巡视北方,虽然旗帜鲜明,队伍人员庞大,依旧是一副天朝上国的架势,但是明眼人却能看得出来,这支队伍里面所掩藏不住的外强中干,许多头脑清楚的大臣们的心里,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皇帝得意洋洋的上路了,洛阳的天空下,多了一丝的阴霾。
八月,李世民一如往常的寄了来信,石青衣打开,发现里面的内容是询问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还可以,以弱胜强么!石青衣暗自摇头,本身就已经是弱的一方了,居于守势,还要胜过强势的一方,那么,正面对阵是不可能的了,对阵则必败,这个时候,能用到的,也只有诡道了。兵者,诡道也!要想能够用到诡道,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寻找到对方的弱点,如果对方固若金汤,几乎没有弱点的话,那么诡道也就难以施展。石青衣曾看到过一段兵书所言:料兵不如料将,如果想要取胜,那么就必须对敌方的将领有着足够的了解,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着他所不能够克服的弱点,能够找到这个弱点,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
当然,如果你的对手几乎没有弱点,他的营盘坚实,军容整齐,并且军队士气旺盛,那么你也不要灰心,虽然他不容易被击败,但是这样的将领,一定偏向于稳打稳扎的战斗,因此如果能够成功的骗到他,让他以为正面的敌人很强大,很不容易对付,那么他就会为了保存实力,就不会轻易的向你进攻。这样的话,虽然不能击败对手,保全自己还是可以的。
石青衣将自己所想到的东西整理了一下,然后就写进了信里,交给了旁边一直在等着书信的仆人,那仆人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向石青衣行了个礼,便匆匆离开了,很快,院子里传来了马蹄达达的声音,很快的就消失了。很反常啊,石青衣有些疑惑,不知道李世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可能是为了和别人的打赌吧。石青衣心想。她并不知道,此时的李世民即将面对的,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几乎必死的战争。
几天之后,一封昭告传到了洛阳,顿时天下震动,突厥始毕可汗已反,率数十万大军欲劫持天子,天子现已退守雁门,被突厥人团团围住,急命天下勤王之师火速救驾……洛阳宫监王世充将宫中所有青壮武装起来,率领他们前往雁门战场,并且据说他为陛下的安慰日夜流涕不止,也不知是真是假,许多的大臣也发动起来,七七八八的拼凑出一支军队,将要赶赴雁门作战。
对于这些七拼八凑出来的军队,石青衣嗤之以鼻,完完全全的杂牌军,根本就不是草原上来去如风的突厥骑兵的对手,去雁门完全就是去送死,而且,会对还在苦苦支撑的雁门守军的士气造成巨大的打击,始毕可汗看到隋军如此不堪一击,他又会怎么想?保不准他会一面继续围困雁门,另一面却指挥一路骑兵杀进中原腹地,那可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了。李世民,到了那时,你又该如何去做呢。
想想数天前的那封与众不同的书信,石青衣明白,李世民一定已经在奔赴雁门的路上了,李世民本就不是能够安分的家伙,加上如果他的心中还存在着表妹入怀的念头的话,那这次可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了,错过了,就不会在有下一次。甚至快的话,可能已经逼近边疆,与当地的边将汇合了。
石青衣想的不错,李世民在河东接到诏书,向李渊借了百余精锐骑兵,一路疾奔,很快就与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部队相遇,云定兴的兵少,正在因为畏敌而行动缓慢,李世民于是献疑兵记,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意见,命令士卒白天多张旗帜,夜间多举火把,连绵数十里。同时加快行军速度,做出一副援军到达的假象,想要以此吓退突厥退兵。
“突厥分为大大小小百余部落,始毕可汗虽然是突厥名义上的首领,但是他所能掌握的,只有他自己的那一系人马,其他的部落必不会和他一条心,不会做出与我们殊死决战的决心,看到我们援兵大量到达,必定退却,那么雁门的危机自然而然也就解除了。”李世民这样的对云定兴说道。云定兴也认为李世民的分析很有道理,他们一路行军,与九月初进入山西忻口,与雁门近在迟尺。
前哨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打响的,李世民认为,要让突厥人相信隋朝的援军真的大批的赶来,那么就必须要主动出击,用一连串的小规模战斗来压迫突厥人的神经。于是,李世民主动请缨,向云定兴借了数百精骑,加上自己原有的骑兵,组成一支前锋,加快速度扑向雁门,而云定兴则指挥剩下的军士暂时停下行军,安营扎寨,同时将旗帜火光不断的向两翼延伸,做出援军不断到达,稍作休息就会立刻发动攻击的样子,果然,夜间火光遍地,数十里外都看的清清楚楚,包括始毕可汗在内的一众突厥将士全部惊呆了,因为按照常理推断,援兵不可能到来的这样迅速。很快,斥候又不断传来消息:一只数百人的隋朝骑兵正向雁门扑来,估计是隋朝援军的前哨骑兵,目前已经与外围的斥候多次交手,明显是隋朝的精锐无疑。
事情到了这一步,就连始毕可汗都开始了动摇,继续围城,雁门久攻不下,而隋朝的援兵又已经到来,与隋朝的大军正面硬碰硬的对抗一场,始毕可汗却并没有这样的准备,毕竟突厥经过隋朝多年的经略,实力早已大不如前,草原各部落对于隋朝都有敬畏的心里,始毕可汗虽然敢于兵围天子,也是趁着炀帝北巡的良机,并不敢进入中原,如今援兵到达,对于始毕可汗的压力可想而知。只是,那真的是隋朝的援军吗?
始毕可汗又想了想,“命令军队增加斥候的人手,全力围捕那些隋军的前哨,我要知道,他们到底是真是假,他们到底有多少人。”始毕可汗恶狠狠的说道。
李世民与马三宝坐在小山包上休息,同时大口大口的吞咽着军粮,马三宝是柴绍家的仆役,但是为人机警聪明,深的李世民的信任,因此被他从柴绍那里要了过来,做自己的下手,这次也带着他一起上了战场。连续的战斗使他们疲惫不堪,甚至睡眠的时候也要提防敌人的突然出现,自离开忻口关,精骑突出后,就是每天不停的遭遇战,突厥的斥候,与隋朝的轻骑,不停地追逐厮杀。侯君集出现在两人的眼前:“世民,我们已经在这附近厮杀了近两日了,敌人还是没有退去,相反,围捕我们的骑兵却是逐渐的增多,难不成始毕可汗并没有被我们的计策所蒙骗不成?”侯君集也是李世民洛阳圈子里面的老人,两个人可是熟的不能再熟的熟人,李世民又喝下了一大口水,才舒服的吐出了一口气:“不一定是看穿了我们的计策,也可能是心有不甘,所以才想要抓到我们,想要了解我军的虚实。可惜,我们绝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李世民说道,侯君集听了皱了皱眉,“可是现在最危急的不是我们,也不是始毕可汗,而是困在雁门里的皇上,雁门被围近一个月,里面的情况一定也是十分的危急了。”因为焦虑,侯君集的话就带有一些急躁的意味,李世民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其实不光是雁门,我们也很着急,大军安营扎寨,却久久不动,时间一长必定使人怀疑,我相信最多十天,十天之内大军在没能有所动作话,我们的虚张声势就会被他们看穿了。”没等侯君集露出惊恐的神色,李世民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用力的一拍侯君集的肩膀,“你愿意跟我去干一件拼命的事吗?”看着李世民眼睛里面的坚定与狂热,侯君集就想到了李世民必定是心里有了决定,于是说道:“当然愿意。”“好兄弟!”李世民笑了,“今天先休息一天,明天,我们就要大干一场。”
第二天,子夜,此时除了守夜的军队,大多数的突厥人都已进入了梦乡,不过受到近在迟尺的隋朝援军的影响,随眠的质量大大的不如从前,始毕可汗翻过来调过去的睡不着,敌人给他的压力太大了,想一想,隋朝的大军立刻就要从忻口关杀出,他的心里就一阵的不甘,为什么,为什么援军会那么快的到达,只要几天的时间,雁门郡里面的天子一定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可惜,随着援军赶到,这看似快要达成的目标也成了泡影,近在迟尺,却无法触及。始毕可汗的心里充满了愤怒。
突然间大帐外面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喧哗声响,漆黑的夜空突然亮起了无数的火光,纷乱而喧嚣的声音充斥着整个中军营地,敌袭!始毕可汗立刻反应过来,这是敌人趁着夜色,袭击自己的中军来了,他立刻的就要起身,冲出营帐想要指挥战斗,出了营帐,才发现外面乱作一团,一支不知道多少人马的骑兵杀进了营地里,正在迅速的杀人放火,他们一击就走,绝不拖泥带水,慌乱的突厥士兵完全不能够阻挡他们,被他们一冲而过。
带队的自然就是李世民无疑了,在休息了两天一夜,养足了人力马力后,李世民向所有人发布了夜间袭击的命令,当时,包括侯君集,马三宝在内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以数百人冲击数十万人的突厥大营,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说在夜间行动,无疑可以增大成功的系数,然而,夜战,从来都是所有的兵将最不愿意面对的战斗,黑夜中几乎不可视物,一切全凭声音与自己的警惕性,一旦不测,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侯君集虽然有所准备,可还是没有想到过,李世民竟然会有这么大胆的计划。
与智慧无关,只是勇气的决断,只是问题是,你敢吗!李世民绷着脸,向一众士兵大声的说道:“昔日魏武曹操南下江南,想要一举吞并江东孙权集团,孙权部将甘宁仅率百余骑就敢夜袭曹营,且无一人身陨,现在的突厥怎么比得上当年的魏武帝曹操!而且,我们现在有三百人,难道还不如甘宁的那一百人吗?你们回答我,你们难道不如他们吗!!”被李世民的话语所激怒,三百余名骑兵顿时大声呐喊:“当然不!”于是,李世民率领着这支被激发了热血的骑兵队伍,趁着夜色,悍然的扑向始毕可汗的中军营帐。
突厥人是游牧民族,因此建立的营地也非常的简陋,并且因为骑兵居多,营地专门留下了骑兵的跑道,如今,却都便宜了李世民,成了他们肆意杀敌的快捷通道。李世民手持名弓离落,张弦搭箭,每当有一处地方有将领聚集士兵结阵抵抗的时候,就是一箭射去。无一不中,而首领即死,士兵们没有了主心骨,自然兵无斗志,四散逃离,就这样,这支军队一路冲杀,竟然没有受到有效的阻击,直到冲营而过,许多的突厥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马三宝和侯君集一边专心的保护着不停射箭的李世民,一边在前方开路,等到冲营而过的时候,他们两个人也都有些惊愕,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将敌营冲了个对穿。回去,在杀一阵。两人默契的转回马身,就要带领军队再次冲锋一次。“够了,军集,三宝,我们快走。”李世民急忙说道,拦住了他们,也不待二人反驳,只是催出赶快离开,二人虽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但都是绝对的服从命令,带着士兵,立刻离开了。
一路奔袭,等到天明的时候,众人早已离开了突厥人的营地数十里,众人这才安心下来,下马歇息,此次踏营,无一人死亡,无一人掉队,只是几名士兵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只是一夜的奔走厮杀,如论是人还是战马都已经疲惫不堪了。李世民这才叫住侯君集和张三宝,对他们说出了劝阻的原因:我们人数太少,能够一次冲营成功是占了敌人不备的便宜,如今敌人已经被我们所惊醒,第二次冲锋就有被陷进去的危险,一旦我们失陷,那么通过我们的口供,敌人就有可能知道我们的虚实,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事情就都白费了,云定兴兵力太少,只能固守忻口,突厥人却可以安心的攻城。那样,雁门就真的危机了。侯君集身后一阵冷汗,他这才明白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莽撞,居然差一点万劫不复,马三宝却满是不满:“要是在杀一次,估计我们就能拿到始毕可汗的人头了。那样,敌人群龙无首,总该退兵了吧。”李世民笑了笑,耐心的对他解释道:“始毕可汗是突厥的首领,他身边的护卫一定是突厥人中的精锐,虽然我们占了偷袭的便宜,要想杀到始毕可汗还是非常的困难,况且突厥人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是马上民族,尊敬强者。”李世民顿了顿,“如果始毕可汗被我们杀死,汗位很可能由他的弟弟颉利继承,那样的话,敌人既然知道了我们的虚实,又有强力的首领,他们就会继续围困而不会撤兵。所以说,维持假象,让他们的内心惊惧,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马三宝这才明白过来,心里佩服,同时又小小的拍着马屁:“到底是李阀的二公子,不是我们这些下人所能比的。”李世民笑着看着他:“三宝,如果你也能多看一些书,那这些你也能明白的。”马三宝苦着脸:“公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看书,你还不如再让我去冲一次突厥的营地呢!”在旁边的侯君集,李世民并一干军士,听了都不禁的笑了起来。
始毕可汗的营帐内,一众大小军事将领吵翻了天,昨夜隋军居然趁机劫营,虽然损失不大,可是这暴露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隋军要开始进攻了,对于和隋军的主力决战,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准备,本来嘛,劫持天子就是劫持天子,既然天子乖乖的送上了门来,那不笑纳就太对不起自个了,可是雁门既然久久不下,又有和隋军开战的危险,那就太得不偿失了,虽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算术大多不是太好,可是占便宜和吃亏还是分辨的出来的。而在他们之中,又属始毕可汗的弟弟,颉利的态度最为激烈:“大汗,”颉利苦劝,“敌人援军已至,在围下去,得不偿失啊……且不说现在军中并无力战的决心,就算侥幸取胜,那么我方实力必将大损,到了那时与西突厥的斗争必将处于劣势,望大汗三思!”面对越来越多的人的反对,始毕可汗越发的无力压制,但是他还是心存侥幸,想要拖延,“敌人的确发动了夜袭,不过从人数上看,也就几百人的样子,并不多。”颉利当即反驳:“昔日魏武曹操南下,与孙权大战合肥,甘宁夜袭曹营,也只有一百人而已。”更多的将领开始附和颉利,敌人的夜袭,只能说是开战的前兆,在不撤退,怕是要真的与隋朝的援军硬碰硬的战上一场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名突厥士兵跌跌撞撞的冲进了营帐:“禀大汗,大事不好,西突厥见我老营空虚,已经趁机打过来了。”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一片哗然,颉利当即叩拜在地:“请大汗速速退兵,解救老营。”一众将领也纷纷请命:“请大汗退兵,解救老营!”始毕可汗脸色铁青的吓人,他站在那,一言不发,却知道现在的情况已经由不得他说不了,一切事情都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他咬着牙,才终于狠狠的挤出两个字:“退兵!”营帐里面的将领得令,立刻冲出了营帐,要回去整理兵马,他们,竟是一刻也不愿意等下去。始毕可汗看到这一幕,只感觉到一阵阵的心冷。他知道,经此一战,他在**的威望,已经陪得差不多了。
始毕可汗不是没有想过,是在老营的义成公主送来的假消息,不过他也知道,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隋的援军已至,才是将士畏惧不战的主要原因,有没有老营遇袭的消息,不过是多一天与少一天的区别。于是,突厥人收拾行装,即刻从战场撤退。
雁门之战,自八月十三日始,至九月十五日突厥退兵,历时一月有余,天子得以保全,然而,由于在此次事件中丢尽了脸面,四夷失去了对大隋的敬畏之心,从此以后,边关开始受到少数名族的攻击,攻守之势易手。直到二十多年后,新建立的大唐帝国远征塞北,才重新得回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优势地位。
李世民虽然表现出众,但是却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当时的舆论都认为是义成公主的大力帮助才解除的危难,对于此,李世民却也觉得理所当然,毕竟,他也只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弱冠少年罢了,虽然能够在一众将士面前保持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势,但内心终究是有些不安,而且折腾到到最后,自己也没能吓住始毕可汗,因此对于功劳也就不甚在意,反而因为自己的初次经略战阵而兴高采烈。只是当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隋炀帝的小家子气又发作了,“许诺颇重,而赏赐太薄,”于是有功将士心中皆忿,人心自此散失。不过这已经不关李世民什么事情了,此时的少年正在为自己与北方游牧民族所取得的胜利而兴奋不已。于是,他带着朋友侯君集并一干家将等人回到了父亲所在的山西,并写了好些的书信,托将要回到洛阳的侯君集带给在洛阳城里的亲朋好友们,向他们显示自己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