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阐赠印,四月时光

华舞云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楚史乱国志最新章节!

    项明眼尖,立刻就看到了杜甫手中持着一张锦帛,立刻联想到了昨日三阁大夫对他说过的话,心里已然有了准备。

    纵是如此,为了不打消杜甫的兴致,项明还是装作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问道:

    “少陵野老何出此言?”

    “昨日,我三人上书陛下,请晋易山居士为执笔郎中,陛下星夜批复,于今日清晨传来委令诏书,同意了我等的提议。”

    “也就是说,现在的易山居士,已经是执笔郎中了。”

    杜甫笑道,随即展开手中的诏书,收敛笑容,高声道:

    “项明接旨!”

    此时乃是宣读圣旨,再称易山居士于礼不合,所以杜甫才直呼其名。

    “臣在。”

    项明鞠躬施礼,由于杜甫只是宣读委任,加上杜甫并非钦差宦者,不跪也说得过去。

    “持笔郎中项明,于雒阳城头颂诗《擒王》,于词阁写出绝世楚辞《行路》,文采斐然,得三阁大夫青睐。”

    此刻也不是什么正式场合,杜甫也没有在意项明为何不跪,只是照着诏书上的文字读道。

    “颂风阁规矩,不论资历,不近人情,凭文取才,项明如此文才,已足进之。故兹令,易山居士项明,晋为执笔郎中,钦此!”

    “臣,拜谢天恩!”

    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项明双手接过诏书,缓缓卷起,此次宣旨才算结束。

    这封诏书自然不是刘宏亲笔所书,昨日刘宏睡下之后,赵忠将他留在案上的奏折一一进行了整理,协同另一位常侍按照刘宏的批复写出篇篇诏书,等刘宏醒来印上玉玺,再传达给满朝文武。

    这也是人们常说宦官弄权的缘由,但此时的常侍也的的确确起到了减轻皇帝负担的作用,再加上他们在重要事宜上严格按照刘宏旨意办事,故而,就算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卖弄权力,乃至稍微更改诏书,刘宏也不会察觉。

    甚至说,即便他察觉,由于是小事,也不会追究,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发展。

    这是因为他需要平衡文武的势力,不仅是文臣与武将之间的平衡,还有大臣和宦官之间的平衡,刘宏相信,只要掌握这种平衡,大汉朝堂才会无比稳固,乃至于坚不可摧。

    宦官势力天生便没有大臣强盛,荣辱全凭皇帝恩宠,只得借这个机会给敌对的大臣偷下绊子,削弱对方权势。

    这也是为何众大臣痛恨宦官的原因,但宦官宦官,至少也是对朝廷起到积极作用的官,并不仅仅是侍候刘宏左右的宦。

    故而,只要刘宏不倒,想要扳倒这群宦官便是无稽之谈。大汉群臣不止一次想要终止宦官弄权的局面,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当然,朝堂风雨都和深隐颂风阁的项明无关,此时的他,正在接受李阐的恭喜。

    “易山居士,某平常也没有什么爱好,诗词也算,但若说最感兴趣的,便是金石雕刻,故自号为金石誊者。”

    李阐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红盒子。

    “易山居士昨日楚辞,震惊四座,却因无印而只有题字,某深以为憾。故而,昨夜刻一方小印,欲找个机会送与易山兄,不想正赶上易山居士晋为执笔郎中,此印,若易山居士不嫌弃,便算是迁升之礼奉上。”

    完毕,李阐打开盒子,盒中躺着的,正是一方小小的印章。

    颂风阁文士不入朝堂,自然没有朝廷官员特有的待遇,故而,除三阁大夫以外,都没有朝廷颁发的官印,想要省去提名以印代之,便需要自刻私印。

    “多谢金石兄赠礼,项某却之不恭。”

    项明接过盒子,放入怀中。

    “还是金石誊者想得周全,老夫便没有想到准备什么赠礼。”

    杜甫笑道。

    “少陵野老不必如此,您能够帮在下上书陛下,便已经是最大的赠礼了。”

    项明连忙出言道。

    至此,项明晋升执笔郎中一事告一段落,三人各自分开,项明顺手在诗阁挑选了几篇作品借阅,便离开了诗阁,回到自己的院落。

    原本按照规矩,晋升的文士应当更换住处的,可他的住所本就是执笔郎中的规格,此次晋升自然不用更换,杜甫也未提及此事。

    他没想到刘宏这么快就能批复自己的晋升,让他有些始料未及,原本的目的地也从词阁变成了诗阁。

    这次出门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随意借阅几篇字迹不错的作品,照着这些作品练习自己的书法,前往词阁只是因为相对熟悉一点,改变目标也无所谓。

    此刻他坐在案前,笔墨纸砚早已准备就绪,却没有动笔,而是从怀中掏出李阐送给自己的印章,借着窗外透过的阳光细细把玩。

    此印那是用一块青玉所制,方方正正,在其印上,简简单单地用篆书反刻上“易山居士”四字,外加一些简单的纹路,使得整枚印章看起来不再单调。

    材料普通,印式简单,但就算是项明这个完全外行之人,都知道此印刀工堪称卓越。

    其上纹路暗合青玉驳杂的材质,完美地掩盖了材质的不足,而那四字篆书,则古朴典雅,尽显文士风范。

    项明有所不知,李阐篆刻技术在历史上也是相当有名,此生进入颂风阁,他所雕刻的印章得到了众文士的一致追捧,以至于如今颂风阁中持有李阐刻印的文士几乎有半数之多。

    就连三阁大夫,除腰间官印之外,怀中锦囊之中也常备一枚李阐雕刻的私印,当然,那几枚私印材质要超出项明此印甚多。

    如果不是汉代不兴立碑之风,李阐有可能直接做了一名碑匠。

    把玩一番之后,项明对李阐的技术啧啧称奇,心中想着若寻得好玉再请李阐雕刻一番,也就放下了手中印章,提笔练起字来。

    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字的好坏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麾下的认同程度,在项明的计划中,练字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好在,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练习自己的书法,这一练,便是一个冬天,四个月的时光转眼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