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属羊的女人最新章节!
朱昌英好学。时常站私塾窗外听书。时间长了。人人都知道了。都叹息她是个女娃。那时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朱胡氏劝女儿在家安心绣花。可朱昌英坐不住。朱大贵听说后,想到孙子朱昌归,他想也许是昌归附体吧,为什么这个女娃如此爱读书。他内心觉得对孙子昌归愧疚,没好好照看孙子,他放出话来说:你们不要管昌英了,她爱去听书,就让她去。有了朱大贵的话,朱昌英就自由了。没人拦她去私塾了。私塾先生也知道他有个旁听生了。知道她是昌归的妹子。聪慧的昌归早逝私塾先生也感到惋惜。为了窗外的昌英能清晰地听到他讲课,私塾先生授课的声音也尽量放大些。有天先生授完课,走出门,笑着对站在窗外旁听的昌英招招手:“昌英,过来。”昌英大方地跑过来问:“先生,何事?”
“你为什么跑来读书?”
“我喜欢读书。”
“读书有什么好呢?”
“读书能知道许多事情。”
“下学后,你跟我回家,我教你读书写字,好吗?”
“好啊。谢谢先生。”
下课后,昌英真的跟私塾先生回房了。朱家私塾靠近油坊。私塾先生姓占有个儿子叫立群,也随父在朱家私塾读书。父子俩住在油坊的一间仓房里。昌英随占先生父子来到住所。住所里,有一张床,两张桌子。四条板凳。一个衣箱。一个书柜。一洗脸架子。一大一小两个木盆靠在墙边。书柜里放了几本书。桌子上有砚台镇纸有笔筒,笔筒里插着几枝大小不等的毛笔。墙上贴着先生写的几幅字。字没有装裱。房间里没有过多的陈设,可是很洁净。纤尘不染。“先生,你教我读书吧。”
“真是个性急的假小子。”先生从书柜里,拿了本《三字经》,教昌英读起来。读了几遍让昌英自读。一会油坊的厨娘送晚饭来了。昌英识体地告辞而去。从此昌英常来私塾先生家。跟立群也混熟了。立群就当上昌英的小先生了。教昌英读书写字。昌英高兴地回去跟母亲汇报。把读的书背给母亲姐妹们听。把学会的字写给母亲看。每次朱胡氏又是欣慰又是叹息。“你要是个男孩,多好。”为了感谢私塾先生父子,朱胡氏就让昌英送些糕点给占先生父子。占先生就让儿子立群回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给昌英。昌英常把立群拉了来叫他教她写字。一来二去。立群跟朱家姐妹也混熟了。有次看到立群鞋破了,朱胡氏就让昌惠做了双鞋,送给了立群。立群与昌惠年纪一般大。立群瘦弱人清秀。家里有了好饭菜朱胡氏和昌英常强留立群在家吃饭。立群推辞不过。昌英总是热情把好吃的菜使劲搛到立群碗里,碗里的菜堆得摇摇欲坠,立群捂着碗直叫“够了够了”。昌英说:“你多吃些,长胖点。”可立群总是那么瘦,像根向日葵杆。后来朱胡氏认了立群作干儿子。收租放田时,朱胡氏叫立群做昌传的帮手。
朱大贵又中风了,这次再没站起来。弥留之际也许出现幻觉了吧,他叫:“一鑫,你别跑!昌归,别怕,爷来了。”叫了这两句,他倒头咽气了。朱夫人痛哭。家人开始报丧操办丧事。说起朱大贵临终的话,人人都摇头叹息:“不知朱一鑫是死是活。”照朱一鑫留的纸条上的地址拍了电报。又上南京报馆发了讣告,只望朱一鑫能得知回家来奔丧。结果是朱一鑫没回。自从那次与菊香出走后他再也没回。自此人人都断定他不在这个人世了。
朱家的人开始劝说朱胡氏过继一个侄子。朱胡氏摇头默不作声。老大亲自上门了。说:“弟妹,一鑫怕是不在了,你没有儿子,你看哪个侄子好,过继一个做儿子吧。”朱胡氏说“大哥,我有七个女儿,将来会有七个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这样算来,我也有三四个儿子了。大哥,你看大嫂娘家哪个少爷好,把昌和许配给他吧。”
“好。”
“这事拜托大哥了。”
二嫂子跑来说:“弟妹呀,一鑫怕是不的回来了。你还是过继个儿子吧。”
“二嫂,我家昌惠长得不是多漂亮,可她聪明。针线活做得好,这你知道的。你给昌惠寻个好小伙子吧。”
“这事包我身上。我侄子兴汉人忠厚书读得又好,字写得漂亮。我娘家的门对子都是他写的呢。他与昌惠很相配呢。”
“那好。这事嫂子你做媒成全吧。”
老四也跑来说:“弟妹,一鑫死外面了。你没有儿子,你老了谁给你养老送终啊。你看我家哪个儿子顺眼,我就把他领来送给你。”朱胡氏说:“谢四哥好心。我有女儿还有干儿子呢。还有你们照应着。我不怕呢。四哥,我七个女儿中我最担心昌谓啊,她人自小瘦弱。她比昌英大,可个子还没昌英高呢。我想把昌谓托付给你,你给她寻个好婆家吧。”
“行。这事你放心。”
后来凡是朱家让他领养一个儿子的人来,她都让来人给女儿寻个好婆家打发了。朱胡氏的七个女儿都与嫂子们的娘家订了亲。这样化解了嫂子们对她的不满。嫂子们开心了,不再叫她领养儿子了。
又过了两年,朱夫人全身筋骨痛。坐卧不宁。朱胡氏常常衣不解带整夜伺候陪伴婆婆。夜里婆婆就塞一锭银子到她腰里说:“拿着吧,你妯娌几个你最可怜,你没男人靠山,又没娘家靠山。”朱胡氏不再推辞。是的,她是只老鸟还有一窝小鸟要她护着,养着。分给她的田最差,难租出去。租出去租子也收得少。家里也没个得力的男人。女孩们不便抛头露面。租子是一年比一年收得少。虽说是地主,纯粹靠田租养活这一大家人。日子过得也清苦。平时都是粗茶淡饭。不敢奢侈。伺候到婆婆死,朱胡氏也瘦了一大圈,可她得了几许银子。婆婆死,朱胡氏哭得两眼红肿得像两只红桃。她哭得最伤心。她不仅哭婆婆更是哭丈夫哭儿子。她明哭婆婆暗哭丈夫。她真的很痛心。贤惠的婆婆对她很关照。否则她的日子会更难熬些。她感念婆婆,思念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