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番薯是什么东西?

发呆也挺好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重生大明当昏君最新章节!

    看着田尔耕毕恭毕敬的退了出去。

    朱辰忽然扭头看向了王承恩。

    “去告诉骆养性一声,让他把田尔耕给我盯紧了,如果田尔耕有什么动作,一定要及时汇报。”

    朱辰是想逼着田尔耕去带着锦衣卫转型。

    对渗透,情报这些,朱辰几乎是一窍不通。

    反而是锦衣卫这些年一直都在兼职干着这些。

    所以朱辰就不打算外行来指挥内行了。

    扶着走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锦衣卫有这个基础,还不如让他们自己摸索着来。

    不过朱辰也担心田尔耕会为了活命,逼着手下去蛮干送死。

    所以朱辰给了田尔耕足足一年的时间。

    就是为了让田尔耕可以尝试派人手潜伏到盛京去搜集信息。

    在这一点上,毛文龙其实做的更好。

    这些年,毛文龙排到后金腹地的人着实不少。

    渗透,探查,策反,暗杀的事情没少干。

    朱辰打算将毛文龙这方面的作用让锦衣卫来接受。

    毕竟毛文龙是武将,手下掌握着军队,如果再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情报力量,再加上孤悬海外,其实这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有鞑子这个强敌在,可能还好说。

    但是以后呢。

    朱辰肯定是要未雨绸缪,为以后做打算。

    就算不是为了将来,朱辰也不会让毛文龙一家独大。

    如果消灭了后金,毛文龙手中的情报力量肯定是要交出来。

    不是朱辰不相信毛文龙。

    而是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应该完全去毫无保留的信任任何人。

    因为那是愚蠢,也是不负责任。

    人心是会变的,人心也是贪婪的。

    好人和坏人有时候只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因此而惹出祸乱,那就是害人害己,最终倒霉的还是小老百姓。

    此时在西北的陕西。

    一个传令兵急匆匆的冲进了孙传庭设在西安的总督衙门。

    “总督大人,白水县县令张斗耀八百里加急通报,白水县发生民变,刁民王二此刻率人正在围攻白水县城,请求总督发兵驰援。”

    砰的一声。

    孙传庭惊的直接站了起来,却不想将手边的茶杯直接带到了地上,摔了个粉碎。

    自从来到陕西之后,孙传庭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可谓是是费尽了心思。

    可是陕西这边的问题实在是太多。

    孙传庭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救火队员,在四处灭火。

    可是换来的,竟然还是民乱。

    这让孙传庭一时间都有些难以接受。

    出发之前,孙传庭还信誓旦旦的向朱辰保证,有他在,陕西一定不会出事。

    可是现在,这道加急通报,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孙传庭的脸上。

    朱辰如此信任自己,但是自己却将事情搞成了这样。

    这让孙传庭一时间非常的难以接受。

    “传令附近的卫所,集结兵马,开赴白水县平乱。”

    孙传庭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并快速做出了部署。

    孙传庭知道,现在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

    民乱只有快速平息,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不然随着这些乱民四处流窜,祸害的地方和人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被裹挟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那时候就真的是难以收拾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孙传庭急令西安府筹集粮草,而孙传庭将自己带来的银两拿了一部分出来,作为大军开拔的饷银。

    三天之后,附近的几个千户所就集结了三千兵马。

    孙传庭为这三千人补充了粮草,发放了饷银,一时间大军士气高涨。

    孙传庭以西安卫所都指挥使刘庆阳为统帅,其他几个卫所的都指挥使为副将,统领三千兵马前往白水县平乱。

    王二刚刚起兵,手下都是没经过训练的农民。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只要刘庆阳不是蠢货,那拿下王二绝对不成问题。

    孙传庭最担心的是,就是王二知道刘庆阳来了,直接跑路,那时候才叫麻烦。

    可是让孙传庭差点气疯了的是。

    王二没跑,刘庆阳带着三千兵马,却被王二打的是丢盔卸甲,狼狈万分的逃了回来。

    三千兵马,逃回来的还不到一千。

    这让孙传庭直接就惊呆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刘庆阳是碰上了后金鞑子的大军。

    “刘庆阳,你把过程给我详细讲一遍。”

    孙传庭虽然恨不得直接将刘庆阳推出去砍了。

    不过为了了解最直接的情报,孙传庭还是耐着性子问道。

    “总督大人,这不能怪末将啊。末将带着大军到了白水县城,只见这白水县城墙完好无损,城门大开。城门口进出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一个个有说有笑,哪里像是遭遇了民变的样子。”

    听刘庆阳所说,孙传庭一时间也疑惑万分。

    “接着讲。”

    “末将觉得奇怪,正打算派人进白水县看看情况。可是这时候那白水县县衙的人和白水县的乡绅却是敲锣打鼓,抬了不少吃食和酒水来慰劳大军。”

    “你就让大军吃了那些送来的东西?还在军中饮酒?”

    看到孙传庭那快喷出火的眼神。

    刘庆阳一时间腿都软了。

    “总督大人,末将哪会如此糊涂。”

    “那你怎么会败?”

    刘庆阳都快哭了,他哪里会想到那些乱民如此狡诈。就算是现在,刘庆阳都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总督大人,我当时想人家毕竟是好意,不好直接驱赶。于是末将就带了些人打算将这些人劝回去。”

    “可是末将到了跟前,都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些人就抽出了刀子,朝着末将扑了过来。”

    “紧接着,周围喊杀声一片,到处都是人。。。”

    孙传庭此时哪里还不明白刘庆阳这是遭遇了什么。

    说白了,就是刘庆阳一点警惕心都没有,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别人的包围圈都不知道。

    更糟心的是,还让人直接摸到了统兵大将的面前。

    刘庆阳作为统帅,忽然被人围攻,整个大军就相当于失去了指挥。

    再加上忽然出现的乱民,明军不大乱才叫奇怪。

    “你们?”

    孙传庭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说白了,大意是一方面。这卫所的兵将不堪用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要是一支训练有素,久经战阵的劲旅。

    就算遭遇突发情况,也能迅速收拢阵型,沉着应战。

    一旦让明军反应过来,王二的那些人肯定是不堪一击。

    可惜啊,

    孙传庭知道,这次的失败,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就是对问题估计不足,听到发生叛乱,白水县城被围攻,孙传庭自己先急了。

    骤闻变故,方寸大乱,又匆忙调集军队前去平叛,这才让对方有机可乘。

    上任以来,孙传庭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改善民生上,对军事的关注度不够。

    这次大败,让孙传庭也瞬间冷静了下来。

    孙传庭知道,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

    王二的叛军不仅击败了刘庆阳的大军,建立了足够的信心。而且王二更是得到了不少的辎重,还俘虏了不少有着极高军事素质的将官和士卒。

    一旦王二将这些人收服笑话,那王二的乱军就不再是一群乌合之众了,其战斗力甚至不会弱于普通的卫所官兵。

    再加上孙传庭将西安附近的几个卫所几乎抽调一空。

    仓促之间,孙传庭这边也筹集不到更多的人手去平叛。

    如果不能迅速平叛,那孙传庭就算勉强派出去人手,也只是在给对方送菜。

    “传令各县和卫所,原地固守,不得擅自出战。”

    孙传庭知道自己的这个命令肯定会被人所诟病。但是这其实是目前最好的举措。

    到现在为止,满打满算,孙传庭到任还没满一个月。

    很多事情,千头万绪。

    孙传庭冷静下来之后,迅速意识到,自己之前是走偏了路。

    民生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对陕西来说,军事力量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大乱已起,就算是有再多的粮食,也是白白便宜了乱军。

    想到朱辰那个断言,孙传庭忽然感觉全身冒出一阵冷汗。

    贵州虽然年年叛乱,但是贵州是贫瘠之地,汉苗杂居,情况非常复杂。

    就算有野心之辈,也很难有所作为。

    辽东其实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可是这关中之地,那可就不一样了。这可是整个大明的腹地。

    当年秦国就是据此统一天下的。

    孙传庭的目光忽然转向了挂在墙上的尚方宝剑。

    本来孙传庭以为自己用不上这个东西,仅多也就是放在这里做威慑。

    但是现在,孙传庭知道,自己必须要使用雷霆手段了。

    不然整个陕西到时候还不知道糜烂成什么样子。

    “走,跟我去西安卫所。”

    孙传庭直接摘下了墙上的尚方宝剑,带着几个侍卫,大踏步走出了陕西总督府。

    “皇上,这是臣印制的第一期大明日报的样本。”

    此时钱谦益也是心潮澎湃。

    大明日报终于要正式发行了,自己也要因此扬名天下了。

    朱辰拿过大明日报,迅速翻阅了一遍。

    “不错。”

    朱辰的夸赞让钱谦益一时间心中和吃了蜂蜜一般。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朱辰的认可。那自己就不算白忙活。

    “不过朕打算在这再加一句话。”

    钱谦益一愣。朱辰指向的就是钱谦益写的那篇徐光启种番薯记的最后。

    本来钱谦益打算用一个比较文雅的名字,不过被朱辰给否决了。

    朱辰对钱谦益的要求是,这篇文章要写的通俗易懂。

    目标就是,童生都要能读懂。

    这可差点没将钱谦益为难死。

    要说写的文采裴然,花团锦簇,那钱谦益是不虚任何人。

    可是通俗易懂,在钱谦益看来就完全是粗鄙不堪了。

    本来钱谦益还想署上自己的大名。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用别名东涧老人了,反正这在大明文坛并不稀奇。

    比如那位鼎鼎大名的兰陵笑笑生。

    就算到了几百年后,大家都不知道是谁。

    第二天一大早,京城忽然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那就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每个人脖子上挂着个褡裢,在大街小巷不断的来回奔走。

    “卖报,卖报。大明日报,礼部钱侍郎亲自编撰,让你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大事。”

    这几乎传遍大街小巷的声音让很多人一时间都为之侧目。

    “小娃娃,过来,你这大明日报是什么东西?”

    大明日报的事在朝堂之上早已人尽皆知。

    但是在民间,知道的人还是不多。

    边上有个年轻的秀才瞥了眼大明日报,忽然惊呼出声。

    “大家快来看,原来传言是真的。”

    年轻秀才此时的目光盯在大明日报后面那几个小字上。

    圣历一九七七年。

    之前钱谦益在朝堂上已经展示过这种新的纪年方式。

    不过钱谦益并没有做什么解释。

    而且当时亲眼见过的也仅限于朝堂上那些达官显贵。

    虽然此事在整个京城,甚至全天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但是到目前为之,几乎所有人都只是仅限于道听途说。

    虽然很多读书人对这种新的纪年方式非常感兴趣,但是谁都不敢乱用。

    毕竟擅自变更纪年方式可是非常犯忌讳的事情。

    这要是因此被下狱,那可就不值当了。

    可是今天,这种新的纪年方式终于以堂而皇之的方式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这让很多人一时间很受鼓舞。

    “番薯是什么东西?徐光启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