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道德经最新章节!
三十辐[1]共一毂[2],
当其无[3],有车之用。
埏埴[4]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5]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1]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辐条,古代车轮由30根辐条构成。
[2]毂(gǔ):即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穿轴的地方,用来穿插辐条并连接车轴。
[3]无:没有,这里指中空的部分。
[4]埏埴:指揉和黏土制成的供人饮食使用的陶器。埏,搅和。埴,黏土。
[5]户牖(yǒu):门窗。
译文
三十根辐条集结为一个车轮,
正是因为它们拱成一个圆形的中空之处,才能连接车轴,成就了车轮的用途。
揉和黏土制成陶器,
正是因为它留有中空的部分,才成就了它的用途。
开凿门窗建成居室,
正是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才成就了房屋的用途。
所以,"有"给人方便之利,"无"发挥着作用。
解读心得
1.本章中,老子讲了"有"和"无"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所谓有无相生,没有"无",也就无所谓"有"。所谓"无中生有",确实如此。这里既承认了事物的客观存在和使用价值,又强调了内在规律和虚静的无形而巨大的力量。
2."有"和"无"的关系,也就是"利"和"用"的关系。"有"提供使用之便,"无"则发挥作用,"有"对应使用价值,"无"对应内在价值。其实,这也是一个"实"和"虚"的关系,事物因"实"而存在,因"虚"而彰显价值,实外显,虚内敛,前者是前提,后者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老子在这里强调"无"的作用,强调其作"用",说明内心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
3.道和德都是无形而虚空的,它无影无形,但无时无处不在左右着我们,圣人正是认识到这种虚空中的"无"的巨大作用,细心体认,顺道而行,无为而治。同时,在必须行动时,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有利时机,一举成功。
4.一个人的修养,只有"掏空"自己的内心,让心回归清静、无我、真我的状态,才能做到"无",在无我忘我中投入做事,专心致志,才容易取得成功。
5."无中生有"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老子的唯虚唯心主义的消极之处。因为如果没有有形的客观事物的存在,那么中空的"无"也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看待问题正确的态度是: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崇本而举末。"有"虽赖于"无"的作用,但"无"如果没有"有"也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颇任何一方。
前人校注
礼至于无体,乐至于无声,刑至于无刑,然后见道之用。
--司马光
此章要人外静而内动者也。车乃载重,腹内轮转之物,从举步至千万里,其形稳若泰山而无可撼,听其腹之转动,若周天移星换宿,周而复始,此阴阳变化之枢机。而车不知己之动,随轮之转也。
--纯阳真人
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者以无为其用,器者以有为其利。然则有之所利利于无,无之所用用于有。故车有辐毂以象天,室有户牖以象地,车室之所以全其利,常在于空虚之处耳。岂非天地之间其犹风箱乎?至于埏埴以为器,实资于水火,而后利用之理可得而言,犹圣人成器长,必本于道德,而后教化之术可得而行也。是以埏埴之器,象之于人处乎天地之间,以明道器之际也。
--陆希声
世人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人人皆知车毂有用,而不知用在毂中一窍。人人皆知器之有用,而不知用在器中之虚。人人皆知室之有用,而不知用在室中之空。以此为譬,譬如天地有形也,人皆知天地有用,而不知用在虚无大道。亦似人之有形,而人皆知人有用,而不知用在虚灵无相之心。故有虽有用,而实用在无也。然无不能自用,须赖有以济之。
--憨山德清
经典故事
张仪无中生有之计
战国末期,七雄并立。其中,秦国兵力最强,楚国地盘最大,齐国地势最好。其余四国都不是它们的对手。
当时,齐楚结盟,秦国无力与之抗衡。秦国的相国叫张仪,是个著名的谋略家,他建议秦王"离间齐、楚的关系,再分别击之"。
秦王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派张仪出使楚国。
张仪带着厚礼来拜见楚怀王。他说:"秦国愿意把商于之地六百里送给您,只要您与齐国断绝联盟。"楚怀王一听,觉得有利可图:一可得地盘,二可削弱齐国,三可与强秦结盟。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痛快地答应了。
于是,楚怀王派逢侯丑与张仪赶到秦国,签订条约。两人快到咸阳时,张仪假装喝醉了酒,从车上掉下来,先回家养伤去了。逢侯丑只好一人在驿馆住下。
过了几天,逢侯丑仍看不到张仪,只得独自上书秦王,说明约定之事。
秦王回信说:"既然有约定,寡人应当遵守。但是楚齐未断交,现在不能签约。"逢侯丑只好派人向楚怀王汇报,楚怀王不知中了张仪之计,立即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齐楚断交。
这时,张仪的"伤"也好了,遇到逢侯丑,说:"咦,你怎么还没回国?"逢侯丑说:"正等着和你一起去见秦王呢,谈送给我们楚国土地一事。"张仪却说:"这点小事还要秦王决定吗?我当时已说将我的封邑六里送给楚王,我说了就成了。"逢侯丑说:"你说的是商于六百里呀!"张仪故作惊讶:"哪有的事!秦国土地怎能随意送人?"逢侯丑无奈,只得回报楚怀王。楚怀王大怒,发兵攻秦。
但此时,秦、齐已结盟。在两国夹击之下,楚军大败,秦军攻下汉中六百里土地。最后,楚怀王只得割地求和。
楚怀王中的正是张仪的无中生有之计。"无"在其中发挥了内在作用,"无"以"有"为假象,最终实现了真正的"有"--使齐、楚断交,成功联盟齐国,打败楚国,取得六百里土地。这不是真正的"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