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穿成潘金莲怎么破。最新章节!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作者南方赤火,首发晋`江`文`学`城,一切转载均为盗版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作者南方赤火,首发晋`江`文`学`城,一切转载均为盗版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作者南方赤火,首发晋`江`文`学`城,一切转载均为盗版
但照猫画虎,未免就有东施效颦。譬如对面的馄饨铺,本来那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欠账,老板忙于生意,分不开身去讨,也是久受其苦。现在放出话来,三日内来清账的,一律免费送一碗馄饨。但馄饨铺不似炊饼摊,一个是堂食,一个是外卖。这来白吃馄饨的人一多,不免占了不少座头,把正常的主顾都挤得没地方坐了。平民百姓又没什么效率观念,在外面下馆子,更是要享足服务,一坐就是个把时辰,翻桌率极低。这样一来,远远望去,馄饨铺食客排队,的确是生意兴隆,但那馄饨铺老板的脸可是一天比一天苦,没到三天,就把清账送馄饨的活动取消了。那些闻讯而来的顾客,见没了免费馄饨,都颇有微词,转而到武大那里买炊饼去了。
再如狮子楼前那家卖杂货的,听说了武大的妙招,那掌柜的跟老婆一商量,第二天,所有货物一律提价一成,譬如原来卖十文的蜡烛,眼下就是十一文;原价三文一捆的麻绳,眼下变成十文三捆。若是赊账,便按新价格卖;若是现金付账,价格不变。但杂货铺的商品种类众多,古代人情社会,又很少明码标价,价格全靠脑子记,客人问时,全靠一张嘴说。现在还要加上额外解释的精力。还没到半天,他家打杂的小厮自己先记乱了,一瓶灯油,给这个卖了十八文,给那个卖了二十文,两个买主遇上,互相一通气,那个花了二十文的就知道自己被坑了,气得直接到县衙门口击鼓,要诉讼奸商。那杂货铺掌柜吓得白了脸,连忙飞奔过去,拉住人家衣袖连连道歉,好说歹说,又赔了那人一瓶新灯油,又打了那小厮一顿,这才罢休。
武大家里呢,两口子每天晚上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关起门来数钱。虽然还不至于数到手抽筋,但这些日子的零钱攒下来,也满满的几大串。原先放钱的那个小匣子居然装不下了。
忽然看到武大那只短粗的手,大摇大摆地伸了过来。潘小园护食似的,把钱往怀里一搂,大惊小怪道:“干什么!”
“娘子……你看,咱们有钱了,那欠债……方才银铺里姚二嫂看到我串钱,还……还问我这钱要干什么用,还问欠他们的钱什么时候还……”
潘小园点点头,道:“那么辛苦大哥了。”话锋一转,又道:“茶合面买一半就行。另外一半,咱来点新鲜的,换成雪花面。你算算,大约要多少钱?这三贯钱,够不够?”
武大吃了一惊,喃喃道:“雪花面?做、做什么?”
潘小园一副再明白不过的口气:“做炊饼啊。”
“可、可是……”从来没见过雪花面的炊饼,谁家敢这么败着过日子?
潘小园笑了:“从明天起,咱们做两种炊饼,都添猪油。茶合面炊饼作一担,卖两文一个;雪花面炊饼作一担,卖五文一个。你想想,这一天下来,你得多挣多少钱?”
武大张着嘴,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雪花面毕竟不便宜,要三百文一斗,一石就是将近四贯钱,只有大户人家才买来天天吃。但做成的炊饼,若是卖五文钱一个,那……那……
算不过来了。直觉告诉他,似乎不会亏本。
潘小园却早就算过了。越是高档的货物,利润空间越大。要想快速挣钱,非得多搞些花样不可。单靠卖两文钱一个的炊饼,武大的炊饼生意永远无法有所突破。必须推出单价更高的新产品。不期望一步登天,那就从高档的原料开始。
整个阳谷县里,居然找不出一个雪花面做的炊饼,真是商机无限。
————
武松及有关人物的举止分寸和肢体语言
话说我们武二哥,待人接物举止分寸的把握,平常是极其得当的,这种分寸感,折射在他与其他男性的交往中,体现是一种礼貌和周到,
欢喜心,一见如故之心,久仰和敬佩之心,尊敬和不舍之心
该用什么样的肢体语言来表达。
(转自新浪博客,搜关键字即可)
说武松之前,我们先看看别人的行为
1、先说说与武松的另外两个人,宋江和施恩
宋大哥灯下看英雄,加一倍凛凛,心中欢喜,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携住武松的手”。
武松听闻面前是自己久仰的宋大哥,反应却是“跪在地下”“纳头便拜”
两者相比之下,宋江的举动是不是有点那啥~~~偏向亲昵?而武松体现更多的则是敬意。
老实说……我对这种男人因为欣赏另一个男人,就上前去拉住他的手……是不太以为然的(╯▽╰),男同胞们可以代入自身的想象一下,会不会有别扭感?更表说后文还有邀请同榻,一夜叙话~~~~
2、施恩是个好兄弟,对武松也够关心了
武松表示回馈情谊的举止,做的是男人份内的事情,替他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要么就是彬彬有礼地和他们父子对坐说话。
奇怪的是施恩竟然也有一次对武松的亲昵举动,当武松放下那块三五百斤的石头时候,”施恩近前抱住武松便拜”~~~~拜就足够显示诚意和敬意,但是作者还附加了一个“抱住”的举动。
额```````我什么也没有想歪,可以理解这表达了施恩的欢喜敬佩之心,但是用想象力去还原一下这种场面,还是觉得有点雷。。在我受的教育里,男人们很少有勾肩搭腰的举动,甚至根本不应该如此~~~~
好吧,就算水浒为了突出结义兄弟的亲密无间,下一个我们来看看武二哥可曾在欢喜之下,也主动去摸别的男人~~
前面分析了别人对武松的亲热表示。
下面该说说武二哥,如果二哥对他人生出亲近之心,又会是什么样的表示?与书中其他人有无不同?
说到武松内心最亲近的人,绝大部分读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武大
那么武松有没有握过武大的手?
没有。
在我的记忆中,武松兄弟相逢的场面,起码有一部电视剧是被改成喜悦地拥抱在一起?
书上,武松乍一看到哥哥,第一个举动是什么?
“扑翻身便拜”
重逢喜悦之下,武松并没有对哥哥做出亲昵举动,他用最高的礼节来表达自己对哥哥的爱
后来,武松要出远门,特地来和兄长告别,武大直送到门口,眼中含泪,口里说着兄弟去了早早归来和你相见-----然而这兄弟俩仍然没有通过肢体接触来表达不舍,看来都含蓄惯了
武松自始至终,对大哥的表示上是礼敬高于亲近
连交代哥哥关门早归这样的家常话,都要用一种极其郑重的方式表达出来,劝杯敬酒,口中称“大哥在上”,临行之际也不忘“拜辞”
说一句不太可靠的猜测,“纳头便拜”可能就是武松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
从最初武松一出场,向柴进表达自己对宋江的思慕和憧憬,与此呼应的动作是在宋江面前跪拜在地还特意交代拉都不肯起来,以此填充和交代武松达到顶点的情感表达状态。
继续看下去,我们发现武松几次对宋江的跪拜都具备盛情,包括送别时候的结拜为兄,这里唯一出现了一次武松主动挽宋江手的细节,口里说的却是:“尊兄不必远送。”颇有点欲拒还迎的味道,想来也是百般推辞不掉宋江的粘乎劲,只能无奈地小小牺牲一下。
等到这两位在孔家庄再度重逢,武松表达喜悦的方式又是“下拜”,即使当时酒未醒,可以失手醉打孔亮,怎么没有醉卧宋江哥哥怀里大哭一场呢.....无论是亲哥哥,还是义哥哥,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武松在人与人的亲近距离的调整上,都不曾有过失态,奇怪乎?
于是我又不免重新想到施恩那个[抱住]武松便拜道:“兄长非凡人也!真天神!”,推想作者在处理不同人的举止细节上,应该是有体现其不同特点的用意的(废话~~)
最后,把宋江拉出来说说
水浒里固然有不喜欢女人的好汉,,但要说宋江不爱美娇娘,,我还真的就不相信╮(╯_╰)╭
种种迹象表明,宋江非常在意外表,也极其喜欢生的好看的人,不分男女。
他对武二哥一见倾心,有多少成分是因为武二哥江湖名声,还是因为武二哥仪表堂堂,一个灯下看“美人”的细节就非常说明问题了。
以前我有说过,宋江主动结识的人,其实长的都不错,就看他杀人逃亡期间投奔的三个接待处的人物就是最佳证据:一处是“目秀眉清”的柴进;一处是“唇红齿白”的花荣,一处是“相貌堂堂强壮士”的少年郎孔家兄弟。
都是外表绝对过关,何曾见宋江去投奔歪瓜裂枣?
还有,宋江动脑筋下力气一门心思弄上山的人,不管有没有其他原因,无一也也都是相貌出众
卢俊义就是个外表让老宋公开表示羡慕不已的例子。
风流双枪将董平,也是宋江一见钟情的人物“宋江在阵前看了董平这表人物,一见便喜.”(大胆猜测一下,西门庆这样的帅哥如上梁山,宋江是不是也会一见便喜?董平与西门做的事情其实真有点类似,无非一个杀的是人家父亲,一个杀的是人家老公罢了)
再看关胜,“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如涂朱”,连作者都忍不住赞叹“端的好表人物”,果然宋江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宋江看了关胜一表非俗,与吴用暗暗地喝彩,回头与众多良将道:“将军英雄,名不虚传”-------估计老宋当时的表情一定两眼放红心,难怪乎引起了林冲忿怒。
还有皇甫端也是,“宋江看了皇甫端一表非俗,碧眼重瞳。。。。。。大喜”,得,只要长得好看,无论是东方审美标准还是西方审美标准,宋大哥都“大喜”。
。。。。。。
等等等,不找了,总之,只要生的一表人才(有天生武力更好),有姿色的好汉来到梁山,宋大哥基本都是“大喜”,好像从这个“大喜”真的不曾在初见黑旋风,丑骏马还有其他相貌奇怪人物面前使用过啊??
既然宋江对相貌生得好的男人,具有审美的敏感性
那就是对美的事物,具有天生的敏感性
因此,他同样不会忽视女人的美,其实水浒里每个出现在宋江面前的年轻女人都都是关注的(不关注就不会有那一段外貌描述)
——
武松为哥哥报仇杀死嫂嫂之后,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阳谷县县令和东平府府尹都想周全他,于是都修改了证人证词,让一桩故意杀人案变成了过失杀人案。
他们这样做是否妨害司法公正,不是我今天要说的主要话题。我要说的是这两份修改后的案卷,能够让我们看出些什么不为人知的信息。
阳谷县招状与东平府定案卷宗之间的微妙差别(转自新浪博客,原文搜关键字即可)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疑问潘金莲的尸首最后怎么处理,会不会真落到《□□》所描述的那样弃于路边无人过问?
这两份案件卷宗的答案让我放了心。
首先,这两份公文里,武松,西门庆,王婆的名字全出现了,唯独没有潘金莲的名字。潘金莲被称为“本妇”,这很耐人寻味。按道理,提起公诉如果针对嫌疑犯,王婆才应该叫本妇。如果是针对被害人,那西门庆的名字也不该出现,而不是只潘金莲一个被称为本妇。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两份文书都是站在武家的立场拟定的措辞。
站在武家的立场,潘金莲是自家的女人,当然称为本妇。
假如这文件最后需要有家属签名的地方,那就必然是武松签名
此外,第一份诉状还多少带着一点从武松的角度,在记录中对小潘称“嫂”,到了第二份案卷,就完全站在小潘的角度。
两级官员都同情武松,不会拟定一个违背他意愿的文书。称呼潘金莲为“本妇”,应该是武松的意愿,以前我们分析过,即使潘金莲死了很久以后,武松和他人叙述起往事时仍然称呼她为嫂嫂,仍然当她是自己的家人,没有从心理认同上把她抛弃出去。那么,我相信他也不会在此时抛弃她的尸首,古时候有主的尸体是应该交给家属处理的,小潘作为武家的“本妇”,她的后事只能是武松给料理的。
有个细节证实在阳谷县被收监期间获得过短暂假释,“武松到下处,将行李寄顿士兵收了;将了十二三两银子与了郓哥的老爹。”,县里不可能专门为此等小事批准假释,我疑心这次假释的真正理由就是处理潘金莲的尸首,武松顺便把答应郓哥的银子也给了他。
只是,让武二哥还要再一次面对嫂嫂的死亡,对他可真残酷。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两份文书的具体内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
先看第一份是阳谷县做的文书:
‘武松因祭献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争。妇人将灵床推倒。救护亡兄神主,与嫂斗殴,一时杀死。次后西门庆因与本妇通奸,前来强护,因而斗殴,互相不伏,扭打至狮子桥边,以致斗杀身死。’”
第一份诉状杜撰的是小潘与武松的正面“战斗”,没有王婆什么事。作者很耐人寻味地添了一笔“读诉状与武松听了。”没说武松听了后的反应,但是我根据第二份诉状调整的内容来看,武松肯定对第一份诉状不满意。
他不满意所有罪名都加在了嫂嫂身上。
现在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东平府尹陈文昭。
府尹陈文昭,一个一闪而过的过客,甚至还没有阳谷县令戏份多,作者却专门用篇颂子盛赞他的贤明。圣贤聪明?我认为,一个能够体察他人内心痛苦并予以人文关怀的人,才够得上称之为贤明。
你看那陈文昭对武松那么好,哀怜武松是个有义的烈汉,不但连夜派心腹要人星夜去首都找熟人托关系替武松摆平,还不忘记常差人到牢房里看觑武松,(节级牢子都不要武松一文钱,倒把酒食与他吃。正是因为陈文昭通过“常差人看觑他”暗示给属下们-这是长官看重的人,担待点!多亏这位官员不动声色的关心,武松才没有受那些趋炎附势的人的荼毒),陈文昭对武松能够细心到这个地步,明察秋毫的他会不知道武松的心事吗,会
陈府尹哀怜武松是个有义的烈汉。
重点在“哀怜”这个词,
为什么不说敬佩武松是个有义的烈汉?
一直以来,世人都想当然地以为武松杀嫂杀的很爽很痛快淋漓!!这个哀怜就把真相全部道破了。
因为哀怜,所以肯定想办法减轻对方的痛苦。
假如武松很恨嫂嫂,那么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就应该把诉状上的潘金莲写的越罪大恶极臭名昭著越好,而不是现在这样一股脑儿全推给王婆,让潘金莲在第二份文书里几乎变成了王婆手里的木偶一般。
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二份文件,是陈府尹认真聆听和观察过武松之后,按照二哥的内心意愿所拟定的-----最大限度减轻嫂嫂的恶名:
“据王婆生情造意,哄诱通奸,立主谋故武大性命,唆使本妇下药,毒死亲夫,又令本妇赶逐武松,不容祭祀亲兄,以致杀伤人命。唆令男女,故失人伦,拟合凌迟处死。据武松虽系报兄之仇,斗杀西门庆奸夫人命,亦则自首,难以释免。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奸夫□□,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文书到日,即便施行。”
一份案卷内容修改到最后,我们和第一份再做个对比,不难看出,它在保护谁,又为什么要保护她。从古到今的传奇,常常有英雄救美人的情节,但是英雄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每一处伤痕,都会有美人的柔情和膜拜来滋补。而武松忍着内心巨大伤痛为潘金莲所作的这一切,潘金莲永远也不会知道。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作者南方赤火,首发晋`江`文`学`城,一切转载均为盗版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作者南方赤火,首发晋`江`文`学`城,一切转载均为盗版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作者南方赤火,首发晋`江`文`学`城,一切转载均为盗版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作者南方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