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远景

断刃天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第五百一十七章远景

    陈燮不动声色的完成了歪楼的工作,让卢象升和杨廷麟放弃了追问科举态度的问题。这一招实属无奈,这个问题太敏感,陈燮不想跟他们谈这个问题。这年月的大明,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落后,西方国家还没成长起来,是个大明人都敢拍着胸部说天朝上国。你跟他们说这个如何那个如何,基本上白费口水。这玩意,就是让利益来推动。

    朱由检要科举改良,那是因为对文臣的能力产生了质疑。怎么改变能力的问题,考试之前就得进行学习,不然你中了进士,到了地方不懂政务,还得重头学。有的官员,干脆就什么都不懂,还不爱学。结果很自然的做个狗屁不通的官,地方上的事物处理的乱七八糟。大明朝搞到现在这个程度,朱由检很主观的认为,这是文臣不力的原因。丝毫没有想到,这是他家的老祖宗埋下的祸根。朱元璋废除了宰相,但是他的精力旺盛啊。后来的皇帝,哪有这个能耐,所以搬出太监来搞了个内廷,掌握批红的权利的太监叫内相。

    文官在朱元璋的手里,就是一群秘书类的存在。后来的皇帝们,也就是朱棣能跟他差不多,换别人全都瞎。问题是朱元璋搞的八股取士,这玩意太尼玛坑了。这个还真的是制度问题,得改。朱由检也是被这帮文臣弄的快疯掉了,这才想着改科举。

    “思华,据说陛下还要改内廷?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么?”杨廷麟恢复的比较快,想不明白的问题就不想了,反正陈燮说的很有道理。卢象升一听这话。也竖起耳朵来。

    “嗯,有这么一回事。陛下不希望内廷过多的影响到朝政,所以打算改良内廷。具体的章程,外廷票拟之后,送内廷披红。必须在三日之内回复。就算不以通过,也要注明理由。遇到重大事物无法决定,再交给陛下裁断。重要的有一点,没有充分的理由,不得把外廷的票拟打回票。”陈燮对外是这个解释,对内则是告诉朱由检。做皇帝不要事事都去操心,诸葛亮就是累死的。把握住主要的方针大政就行了,权利上一手抓兵权,一手抓财权。只要拿住这两个权利,大臣们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这两年吃够了苦头。朱由检对陈燮说的话深以为然。没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武将还不能打仗,外患无法抵御,内乱平息不了。这种日子他是过够了,所以才要改良。

    这俩听了陈燮的话,心里还挺高兴。君臣之间的信任,这些年越来越差了。

    陈燮又继续道:“陛下还决定废除廷杖,说这是陋习。大臣们代天子牧民。君臣本是一体。总而言之,需要改的东西很多,陛下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怎么改。”听到取消廷杖。这两位更高兴了。廷杖这个东西吧,那是从元朝手里继承下来的。在宋朝,君臣之间根本就不像明朝这样。文臣喜欢拿“垂拱而治”来忽悠皇帝,发展到明朝中叶则有点变态了。动不动拿大义来压皇帝,恨不得皇帝什么都不要管,就在皇宫里生孩子就行了。君臣之间一旦出现争议。皇帝恼火了,就打屁股。这个制度。严重的撕裂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未来储君的培养问题,其实也是要改的。明朝这样肯定是不行的。皇帝从小长在深宫,身边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大臣们说什么就信什么。这样怎么能治理好一个国家,都按照文臣说的去做,国家到了明末都搞成什么样子了?

    所以陈燮建议,太子还是储君的时候,应该学一学西汉那些太子,有事没事去民间走走看看。不了解民间的疾苦,怎么能做好一个皇帝?怎么能看好大明江山呢?当然这个问题,陈燮现在是不会主动说的。回头朱由检提出来,十有**要跟文臣干一仗。

    只要朱由检态度坚决,这个事情应该是能通过的。两人为皇帝的改变感到高兴,兴致来了喝酒也爽快。杨廷麟很快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立刻问道:“思华,洪亨九进京了,四川的剿贼格局基本定下来了。”

    这个事情陈燮是知道的,四川的剿贼局面,在年底之前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张献忠和罗汝才等人,在泸州一代被官兵堵住,两下里进行了一场决战。这一仗,表现优异还是陈燮在襄阳整顿之后的四个将领的部队,在本地部队奔溃的前提下,死死的挡住了流贼的冲锋。关键时刻,林雅指挥的四个甲字营赶到战场,从侧翼像流贼发起猛烈攻击,一举扭转了僵持的战局。这一战也是洪承畴指挥的,听说川军崩溃,率领秦军迟迟不动,等到他得到消息时,已经错过了围歼流寇的机会,给张献忠等人一个跑进云南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洪承畴是总指挥,流贼窜入云南,这就是一个胜利。就在这个局面之下,正在筹备追击的洪承畴接到了京师的调令,与孙传庭完成了交接后,返回了京师。张献忠等进入云南后,一路往西跑。沿途很少停留,最新的消息显示,已经快到木邦(今缅甸一部)。

    真要是张献忠逃到缅甸,那也不是什么坏事。这帮人去那边,能站住脚就最好了。这个事情陈燮乐见其成,别看流贼干不过官兵,对上那边的土兵,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就像李弥的部队,在国内干不过解放军,去了缅甸打本地的军队,相当的轻松。

    如果张献忠和罗汝才这些人在缅甸扎根,甚至在那边夺权建国,那才是陈燮最希望看见的事情。现在的西南那些小国,说实话真是化外之地。荒蛮落后,地理条件极为恶劣。官兵完全没有去追的必要,陈燮已经跟朱由检建议,一旦张献忠等真的逃亡云南,追都不用追,瘴气就能让他们全部完蛋。当然这话是忽悠朱由检的,主要还是不希望他继续用兵了。赶紧的把多余的钱用在国内的赈济上,稳定住大明的北部几个省之后,其他问题都不是太大的问题。这样一来,陈燮也好从容的脱身,经营南海。

    “张献忠在庐州吃了个打败仗,林雅等人共计斩首八千,贼兵西遁,覆灭不远。洪亨九这个便宜占的不小啊。”卢象升一句话像开玩笑似得,其实是想看看陈燮的反应。

    提到这个事情,陈燮只是微微一笑道:“洪亨九比那些京官强多了,他可是从地方一级一级的干出来的官员。能力很强,这种人在内阁,对大明来说是好事。”陈燮的“大度”,真是出人预料,两人都在观察,觉得陈燮没有言不由衷的时候,齐齐竖起大拇指。

    时间不早,这两人告辞离开,陈燮送出大门外,回到书房,刘庆正在里面坐着等候。看见陈燮进来,上前拱手道:“东家,送走两位大人了?”陈燮点点头道:“总算是对付过去了,对了,你从辽东回来,那边的情况如何?报告上说的还是太虚,眼见为实。”

    刘庆从身边拿起一匹布,递给陈燮道:“这是在沈阳织出来的货,年前运到京师的五万匹布,全都销售一空。”陈燮接过来看看,这匹呢子的质量还算不错,满意的点点头道:“很好,科尔沁草原那边,现在的羊毛交易看来是能做起来了。”

    刘庆道:“何止做起来了,在通辽,每天都有蒙古人送来羊毛,换取茶叶、粮食、铁器。我听说,好多蒙古人都不怎么养马了,都在养羊,这东西来钱太轻松了,他们又不傻。”提起这个陈燮想起来了,这个羊其实有个很大的问题,他吃草根。一但养的多了,沙化的问题自然随之而来你。陈燮想了想道:“草原上的羊品种不行,产毛太少。还得想法子从泰西引进合适的品种,输送到草原上。对了,回头联合商人们定一个规矩,在草原上做买卖,千万不要坑人。另外告诉祖大寿,一旦发生类似的事情,坚决严惩。”

    刘庆笑道:“这个他们已经在做了,最近抓了好些奸商,罚银子打板子。对了,辽东那边的轨道,据说修起来难度比较大。东家带来的那个火车头太沉了,以前的轨道根本用不了。新的轨道铺设的很慢,最麻烦的还是桥的问题。那个叫夏雪的女子说,桥梁的问题她组织了一匹工匠在忙活,打算用铁来修桥。这种轨道,已经铺了几十里了,在上面试车似乎还行。到底行不行,最后还得东家去看看,这事情没人能跟您比。”

    陈燮心说我也不懂这个啊,铁路这玩意,说实在的陈燮也是外行。一想到将来的东北大地上,火车在奔驰的场景,陈燮还是有点小激动。这事情现在看来还有点远,不知道何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大明的火车出来。

    刘庆这一段一直在东北和京师之间来回,主要是在谋划呢子生产的事情。现在看来他做的不错,陈燮没有再问,转移话题问起辽东的清军之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