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86 我要成为大明星

绿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人生赢家[快穿]最新章节!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今年家里有钱财进项, 年夜饭准备得比往年充足得多。张大嫂在村里养猪的人家那里买了两斤五花肉, 炼油之后做了红烧。宰了自家养的一只鸡, 还到同村人家买了一只鸭, 全部杀掉拔毛煮熟, 用八角茴香加酱油焖得非常香。还买了白果莲子芡实做甜汤,芋头和红薯做返沙双色。

    在张小山的记忆里, 年夜饭从未这么丰盛。去年也就杀了自家养的一只鸡、炒了两个菜, 同样上河里抓鱼做了个鱼汤, 挖自留地种的芋头做甜汤。就这样都已经是极致努力才能整治出来的菜色了。

    既然鸡鸭猪肉都有了,瑞和就没有买。他将两条鱼送到张大山那边去做“年年有余”,自己也去采购一番, 买了豆腐、腐竹、春菜、黑芝麻、花生等。

    豆腐炖鱼汤、春菜炒腐竹。至于黑芝麻和花生是拿来做饺子的。

    当地人在节日菜式上喜甜, 取期盼生活甜甜蜜蜜的意思。不过糖要糖票, 平时也不可能常用, 如返沙芋头红薯, 费油费糖,平时根本舍不得做。瑞和将家里刚买的糖全部拿过来帮忙包饺子。

    对了,这里的过年饺子也是甜馅儿的。将花生剁碎之后和白砂糖、黑芝麻混在一起, 擀好饺子皮之后包好去油炸,外表炸得金黄焦脆之后捞起来, 稍微晾一晾咬一口,外皮香脆, 里面的馅儿口感丰富, 白砂糖混着黑芝麻和花生碎被炸过之后焦香极了, 甜滋滋香喷喷,瑞和只尝了一个就被迷住。

    “好吃!”他立刻又夹了一个,张大嫂赶他:“再晾一晾!小心嘴里长泡!”本来她是不高兴的,但见小叔子有眼色没有空手来,那点不满就散了。年夜饭整治得更好,说出去她也有面子呐!出去看看别人家,现在还炸糖饺子的人家有多少?费油和糖,她嫁进张家五年,就吃过一次炸糖饺子。

    “知道了。”

    从下午三点开始忙活,到六点多的时候年夜饭就几乎都做好了。八个菜,甜荤都有,闻着味儿瑞和的肚子咕咕叫个不停,来这里大半年了还真没见过这么好的菜式,平时他实在馋得受不了了,也只是偷偷舀半勺白砂糖泡水喝。

    “来喝一杯!”张大山举杯,“咱们家今年过得更好了,小山也长大了,就算分家也是一家人,可不能生分了,明年一起发大财!过好日子!新年好!”

    “新年好!”

    “新年好!”

    瑞和抿了一口,桑葚酒入口他只觉得冲,眉眼都挤成一团,咽下去后只觉得喉咙和满嘴都是奇怪的味道。张大山哈哈大笑:“你长大了,要学会喝酒才行,这是桑葚酒,还不算正经的酒呢!”

    “嗯。”瑞和不好意思地应下来。

    “好了吃吃吃,都动筷子吧。”

    瑞和先后尝过几样肉菜,再夹一块返沙芋头,那股甜味甜进心坎儿。再舀一勺子白果甜汤,喝下去更是甜滋滋的。瑞和完全不觉得太甜腻,实在是肚子里少油水,这样重甜重荤的菜吃得心满意足。

    吃完之后已经是九点,瑞和拒绝了张大山说在他家坐着守夜的建议,帮忙洗碗之后出了门。

    他来到没有人的河边,抱膝盖坐着看月亮。耳边响起零星的炮竹声,孩童们欢声笑语,来回奔跑。水面上偶尔有水声颤动,到处都热热闹闹的。坐了一会儿觉得冷了,瑞和才回去睡觉。

    睡着睡着突然被炮竹声惊醒,他听着外面的动静才知道原来已经过十二点了。

    “新的一年到了。”

    大年初三到初五,生产大队唱了三天戏,戏台搭在矿山路的晒甘蔗场,戏名叫做“红色娘子军”,瑞和去看过一次,看得津津有味。这出戏在本地非常有名,是当地人根据以前战争时期的当地真实事件编的,虽然三天只唱这一出,大家的热情一点不减。

    过年是忙碌辛苦一年的村民们难得放松的时候了,这时候没什么农活,到处都是热闹的人群,自己生产大队的大戏看完了,还走到其他生产大队去看。

    瑞和看过一次戏之后就没再去,接连几天和张大山夫妻一起去走亲戚,等亲戚都走过了他就很少出门,连李大水找他出去放鞭炮看电影他都不去,问他在家做什么,他只回答:“看书呢。”李大水很是无法理解,可拉也拉不动拖也拖不走,只好自己去找别人玩儿去了。

    看书还真的不是借口,瑞和手头有了可以自己支配的钱之后就特地去找书看,因为他有一个更大的目标:他想读书,以后考大学。

    原身以前念过书,只念到小学二年级,为了帮忙家里自留地的农活,和许多小孩一样随便念念就辍学了。

    在工厂那几个月瑞和一直都有在思考,怎么样做才算得上“人生赢家”。

    瑞和想,至少上辈子原身没有的财富,他要为张小山得到。后来他又想,一直在工厂里并不是长远之计。张小山的记忆又在告诉他,一直在厂里做苦力是没什么前途的。国营的厂子在现在是金饭碗,包分房,福利好,人人争破头要进去,可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迅猛发展的浪潮将把许多国营厂子企业拍死。

    上美村竹器厂只是乡镇小厂子,是澄阳市南路的竹器厂下属外包的小厂子,因此在澄阳市的总厂倒闭之后,上美村这个小小的厂子就随着消失了。矿山路那边的糖厂多撑了两年,在七年后也要重新改制,大批工人下岗。

    瑞和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再来找新出路。他将目光放在一九七七年高考恢复上,那是下乡知青实现回乡梦想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农村户口的人们想要进城的好时机。张小山的记忆其实并没有给瑞和留下许多有用的东西,他活得封闭沉默,不关注国家大事,知道股票却不会炒股,知道以后会有新功能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可他也没用过更谈不上知道其中的核心技术了。

    张小山勤劳、埋头做苦力,这个蓬勃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他似乎毫无关系。

    思来想去,只有读书上大学是目前最好的出路。

    他打算考师范大学,因为张小山记忆里有一个远房亲戚在高考恢复后考上师范大学,毕业后工作包分配,分在市里一个高中做老师,工资高又体面,当时在村里让村民羡慕极了。

    而要高考,他就得有高中学历。时间太紧了,他需要在这五年里先得到小学毕业证,然后上中学,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一共四年。紧凑而无法喘息的计划令瑞和心里十分紧张,因此在还未放年假的时候就开始在夜里读书。

    新年竹器厂放假,他终于有大量的时间看书了,新春的热闹凑过两场就够,什么放鞭炮看戏逛县城,对他来说都没有看书的诱惑力大。

    瑞和现在看的书是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课本。原主和张大山以前读书用的是同一套课本,不过张大山只比原主多读了一年级,因此家中的旧书只有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四年级和五年级的课本是瑞和到村里其他人家里零散淘换来的,前后花了不到三毛钱。

    白天看书真好,比夜里油灯下看舒服多了。不过等他将原主读过的一二年级知识复习过几遍之后,对着那些疑难困惑束手无策。他再次找系统求教,没想到系统460说:“宿主,和任务进度牵扯到的求助属于违规,我是不能提供帮助的。”

    瑞和没办法只好作罢。

    李大水再次来找他的时候就见瑞和苦巴着脸,惊奇地问:“你这是怎么了,心情不好吗?”瑞和便说起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难处:“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没怎么认真,一回家就做农活,现在脑子里已经想不起多少当年学过的东西了。”

    “你怎么突然想读书了,现在读书有什么用啊,认得几个字能写自己名字就行啦。”李大水很不解,他们家哥哥姐姐都是读到三四年级就没去上课了,只有他的小妹很喜欢读书,可他并不觉得上学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瑞和之前已经解释过许多遍了,可李大水听不进去。他是真心将好心肠的李大水当朋友的,很希望对方也能有个好前途,思来想去一咬牙,小声说:“如果以后高考恢复,咱们可以考大学去啊。大学生好找工作,我们就不用一辈子在地里一辈子在厂里了。”

    “高考?”李大水摇头,“别说高考会不会恢复,就算恢复了我也不读书,读书太费脑子了,我学不来。”

    瑞和本来还想劝,李大水可以和自己一样边赚钱边挤时间读书,听了李大水这话只好可惜地歇下再劝的心思。

    瑞和听了一肚子陈年旧事,心中实在没办法将李大水的话和嫂子联系在一起,虽然嫂子……确实会稍稍地给自己脸色,不过没骂自己没打自己,他就觉得那是个好人。唉,想这么多也没用,那是张小山的嫂子,自己是徐瑞和呀。

    他感激地对李大水说:“不用了,你放心吧我家有东西吃的,今晚肯定吃饱。”

    李大水不怎么相信,最后叹口气,苦口婆心地劝:“你别总是觉得自己是吃白食的,你十六了!咱们年纪小,顶多队长只给我们算八个工分,你也是每天都做足六七分的,之前还有一次做到八分,你自己挣的粮食够你自己吃的。以前婶子还在的时候也有工分,哪儿就是吃白食了?现在你吃的都是你自己挣的粮食,你嫂子要是说你你就顶回去,别给她太多脸。”

    李大水的话给瑞和打开了一扇窗口,瑞和的眼睛亮了!他只见过前阵子生产队分刚挖的红薯,还以为只有那些是自己赚的,番薯粥再稀,里面也是有米的,他不知道那米也有原身的份儿,哪里还敢去挑拣吃食呢?

    原来原主以前就很勤劳,每年都有分粮食的呢!

    他忍不住露出笑容,突然觉得有底气了。

    他认真点头:“感谢你这么关心我,我会看着办的。”

    李大水满意地露出笑容,“那我等你消息哈。”

    第二天,李大水拉着瑞和问他昨天晚上是怎么“看着办”的,瑞和抿嘴笑:“我昨晚多拿了两个蒸番薯呢!”

    “……没、没了?”

    瑞和困惑地看他:“还要别的吗?昨晚我吃得可饱了,我嫂子瞪了我好几下我都当看不见。”说到这里,他露出反抗成功的骄傲表情,“我自己赚的红薯,才不怕她。后来我哥还说她,是不是眼睛不舒服,她就不敢瞪我了。”

    李大水:“……”

    见好朋友露出“我哥真好”的表情,李大水好想招来一道天雷,好好地劈开这傻小子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陈年棉絮,然后顺便烧掉让这小子能够聪明一点。

    “你哥就爱做好人。”李大水翻了个大白眼,见朋友不解地看他,他恨铁不成钢地点点朋友的额头,“算了我也不说了,你这样就很好,饿了就多吃别亏待自己。”

    “嗯!”

    瑞和觉得日子过得更好了,虽然吃番薯多了有些烧心,可是饱腹感是真实的,夜里被饿醒去喝井水的次数减少。随着更加习惯这个世界,瑞和的心理压力也开始减弱,心态偏向随遇而安,加上睡眠补足和食欲得到满足,他的身体开始明显发育。两个月过去,他比来的时候长了足足十公分,体格也从偏瘦变得匀称,脸颊开始有肉了。

    又有一天李大水和瑞和说起,村里的竹器厂要扩大生产,所以要招工啦!

    “听说是计件的,每做一个竹筐能分三毛钱四分钱。做三个就有一块钱!我妈说,厂里是三个人一组的,一天做多少个,工钱平分,一天一个人能分得到八毛钱,甚至一块钱呢!”

    瑞和学李大水瞪大眼睛张开嘴,小声问:“一块钱?”得李大水激动一点头之后,瑞和也觉得心头火热起来。他小心地问:“那这里一块钱能买多少东西啊?”他家乡的一块大洋能买一担大米或者五只大肥鸡呢!不知道这里的一块钱和一块大洋一不一样……

    李大水兴奋地给瑞和数:“可以买一百颗水果糖!也可以买一斤半猪肉!”他用力地拍手,“对了还能买六百发鞭炮!”

    “那、那米呢?能买多少米?”

    李大水算了算,有些不确定:“六斤还是七斤吧?我前几天听我妈说粮所的大米一斤一毛四分二厘。”

    瑞和偷偷算了一下,这里的一块钱果然和大洋不一样。不过也很好了,能买一斤半猪肉呀,他好想好想吃肉,以前在宅子里做工十天半个月还能吃上一点点炼油渣,赶上节日宅子里的主人要祭祀,那时候能散下来好多肉,管家也不会再苛刻他们,一人能分上两块大肥肉片。那是他和妹妹最幸福的时候了。

    “工钱这么多,工厂不好进吧?”这么好的活计肯定有很多人抢着去,瑞和一下子就冷静下来。

    李大水点头:“是不好进,招工好严格的呢!要会编竹筐和面包碗,咱们村的厂子就承办这两种。”

    瑞和更泄气了:“可是我不会编竹筐和面包碗。对了什么是面包碗?”

    “面包就是外国人做的一种包子,镇里的供销社就有卖那种面包呢!闻起来特别香!面包碗就是放那种面包的,有点像洗脸盆。”

    李大水孩子脾气,一说起玩的和吃的,话题就能偏到百八十里远,瑞和赶紧问:“那你打算怎么办?你总是说听说,到底是听谁说的?”

    “我妈呀!我妈让我去应招,反正我做的那点工分也不顶什么用。”

    按照乡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二十岁以下的不能算满工分,八分就算最多的了,其他的三四分,五六分都有。李大水是幼子家里有哥哥姐姐,虽然称不上懒惰,可也算不上勤奋,没有什么拼劲。现在一天能记得上四五分就很好了。他妈琢磨着不如让他去厂里赚点钱,反正家里人口多工分足,不缺他那点工分。

    家里多一点活钱,平时要置办什么东西也方便。二儿子和大女儿都到了结婚的年纪,家里早就开始攒布票糖票等,可如果没有钱,有票也买不到东西。

    听李大水这么一说,瑞和实在是羡慕。有母亲真好,他也想他娘了。那时候他七岁,他娘在等下做绣活儿,烛光照着她的眉眼温柔极了。娘的声音也很温柔:“阿和,等娘把这些活儿交了,改明儿就送你去上学堂,也学一些书上的道理。”

    当时的自己只抱着才三岁的妹妹哄着,并不愿意去学堂:“我要带妹妹,还要劈柴还要帮爹开摊儿,没空上学。”

    瑞和突然想起了他娘,想得眼睛酸涩。

    李大水突然收声,小心地歪头看了瑞和一眼,有些懊恼地拍自己的额头,然后去揽瑞和的肩膀:“我跟你说这件事是想让你也一起去报名。”

    “可是我不会编。”

    “我也不会啊!所以我妈已经请了人来教我,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学不就成了。”

    原来是李大水他妈实在是个伶俐人,既然打算让儿子进工厂,该学的就得让孩子学。她刚打听到工厂的招工消息,立马就给李大水找了一个师傅,那是一个被称作勇哥的厂里老人了,正好和李大水他妈有点亲戚关系,细算起来李大水要叫对方表哥的。

    李大水说他妈给勇哥十斤红薯和一张二两的糖票做礼,明勇才答应教李大水,就教五天晚上,五天后工厂就开始招人了。

    “今晚就开始学,你吃完晚饭就来我家,我们一起去。”

    瑞和十分感动,可他有些担心自己如果去工厂了,没有工分,队里不给他发粮食怎么办?

    李大水咦了一声:“你忘啦?没有公分每年也有粮食发的啊。”

    原来现在讲究大集体,没做工没公分的人每年也能分上一百零八斤粮食。瑞和哪里知道这些,第一次听还差点掩饰不住脸上的诧异。

    这么好的事情都有?这个地方真好啊,只要努力耕作就有饭吃,不做还能分粮食。

    “我差点忘了,我记得的记得的。”他赶紧糊弄过去,将这个消息记在心里。一年一百零八斤大米看着少,可等他赚了钱就可以自己去买粮食了。有得必有失,他懂这个道理。

    他很快下定决心:“那我跟你一起去学!”

    这时候的他还不知道,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米的。

    一路上,瑞和都张大眼睛看着四周,看那些穿着灰暗颜色衣服的行人。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挎着篮子。小孩子嬉笑着飞奔而过,一个女孩摔倒了也不哭,爬起来继续追:“哥哥等我!哥哥!”

    瑞和看得目不转睛,直到那女孩的声音消失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他转过头,看见路边有一家写着“爱国粿汁店”,说是粿汁店,其实旁边有牌子用大字写着“粿汁”“炒粿”“汤面”等,说明它卖的东西还不少。他想了想后不自觉地吞了一下口水。

    粿汁是一样当地的特色,是用糯米加水磨成的米粉浆为做原料蒸出来的薄片,切成三角形小块之后跟煮面一样去煮,会加卤的豆腐干、腐竹、卤五花肉和卤猪肥肠猪粉肠等东西,吃起来粿汁又滑又有嚼劲,汤汁既有米的浓香,也有卤汁的浓郁香气。

    单单靠探查张小山的回忆,瑞和就流了一地的口水,只觉得肚子也在咕咕地叫。

    那家店是国营的,其实一开开一天,还有夜宵呢。用餐需要粮票,一碗粿汁要三毛钱,还要二`两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