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大汉女学堂最新章节!
“父皇嫌我钱赚多了?我拿了这些钱,是给人民百姓开工资,让他们有工作做,有钱可以缴税,难道父皇希望民不聊生?还是觉得儿臣在金麦城做得不好?让父皇不满了?可是没有那么多的钱?那么多人帮儿臣,儿臣怎么养出那么多马?儿臣最近没怎么送钱,但儿臣往边疆送了许多马。并且不断开拓马场。最近,儿臣发现不能不盖城墙了,不然,东北方向的蛮族,就要来抢劫了,这也要花很多钱……”
钱汝君巴拉巴拉的诉说着钱的事情,东也是钱,西也是钱,真的把她的姓发挥的很彻底。
皇帝刘恒,感觉再不打断钱汝君的话,她就要把绕晕了。
“皇儿啊!我们可不可以谈一下父女亲情?”皇帝决定不照着钱汝君的步调走,而是打断了钱汝君的步调。既然钱汝君跟他谈钱,那皇帝就跟她谈感情。
谈感情好啊!钱汝君最喜欢谈感情。
“父皇,儿臣身为义女,最想成为父皇真正的女儿,所以一直以来尽心尽力。没有一日感懈怠……”说完,钱汝君露出了一脸要哭的样子,想到来到大汉的辛苦,还有不为人知的辛酸,钱汝君的眼睛,真的蓄满了泪水,快要掉下来了。
要不是面见皇上,哭泣有伤仪态,钱汝君真的要哭给他看。
钱汝君想到历朝历代,所有的臣子都必须演技高超。就不禁怀疑,皇帝会不会把她的表现,给归类到纯粹的演技。
皇帝刘恒看到眼前欲哭未哭的钱汝君,的确第一时间想到演技了。说实在话,皇帝看别人的演技,猜别人的内心,已经猜累了。
他更欣赏直来直往,嗯,就是那种直来直往的接受他的命令,反对他的,他可受不了。
但想到钱汝君虽然做事出格了一点,但成为皇女以来,一直为大汉尽心尽力,钱汝君有赚钱的一份,从来不敢忘记皇室,反而是皇室,一直没有给钱汝君什么东西。除了一个荒凉的封国。
只是听说她在这个荒凉的封国,实施一些闻所未闻的政策,甚至连县府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但在其他封国,其实也不少见。至少,钱汝君还允许县长把实情报给朝廷,没有要求他隐瞒……
好吧!朝廷是不太相信县长的“实情”,认为他太过夸大。所以怀疑县令已经对朝廷失去忠心。
毕竟,如果县令说的是真的,那真的太过打脸,朝廷的脸面,霹雳啪啦的被打得太响了。
毕竟,金麦城的情形,在县长的文书里面,报告的太过“好”了,简直可以说是天堂。
朝廷可以不相信,但皇帝是一个聪明人,他找来附近县令的发展报告。别的不看,就看人口,还有附近乡绅出力的报告。
要知道,乡绅是朝廷的根本,没有乡绅政令根本无法实施到地方,所以地方都会对地方有功县令加以陈述或报告。
只是地方的报告有点陈旧,皇帝特别要求附近的郡县,第二、第三年都提交报告。
有了皇帝的要求,朝廷脑子里也不都是长草的官员,他们自然也会看。
看过以后,他们都感到惊悚,认为钱汝君此举为动摇国本。
皇帝看到的,却不一样,他看到钱汝君进行的生活方式,吸引富有的人。甚至创造富有的人。
这是长安和洛阳非常希望办到的。在长陵,还有他未来的陵墓,都将会这么做。
只是,皇帝的做法,只能削弱这些富有者的财富,并没有办法让这么多平民,一起有钱起来。
更难得的,是金麦城新实施的税法,让富起来平民的钱,真正的能回收。
钱汝君收了这一部分钱之后,除了投入金麦城的再建设,把其余的钱完全没有截留,都送到皇帝手上。
这是朝廷百官所不知道的。
也就是说,钱汝君的忠心,是向着皇帝,跟朝廷没有关係。
这种情形,虽然让朝廷不开心,但皇帝其实挺开心的。
钱汝君把钱送来的同时,也送来了帐目。
数字,真的会说话。
不管朝廷百官怎么批评钱汝君的金麦城,甚至说金麦城意图造反的情形太明显,皇帝一直没有失去对钱汝君的信任。
为什么皇帝信任钱汝君,就凭这个帐本。
皇帝甚至能透过帐本,透视到金麦城的发展,百姓生活的面貌。不要问皇帝怎么办到。如果你能当一个认真的皇帝,当个十年,你也能办到。
皇帝甚至觉得钱汝君最大的功劳,就在这个帐本手上,比起马匹的输送,帐本更为直观。
毕竟马匹的输送,皇帝怎么知道呢?也是来自于帐本。
看着数据的流动,尤其是阿拉伯数字的魅力,就是数字表现更为直观。
收钱汝君当养女这么多年,对于钱汝君推行的阿拉伯数字,皇帝早就好奇的学会了。甚至让钱汝君花时间教会他更进一步的运算。
要不是朝廷百官的脑袋太过于僵化,不太能接受这样的东西。即使丞相张苍本人,就是一个数学达人。也没有办法让这些视阿拉伯数字的魔鬼的人接受。
其实,他们不接受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数字不好,而是因为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钱汝君的奴隶。就算后来这些奴隶,后来都成为人五人六的有成就的人。他们就是无法接受。
然而,在商界却很快的传播开来了。因为商界最现实,阿拉伯数字能让他们负责算帐的人,实现速度加倍,所以他们为什么不用呢!
只是想要熟练的使用阿拉伯数字,还是需要一点点时间,如此一来,能够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中央学堂学生,就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
这几年,中央学堂在这种热潮之下,不断的推陈出新,达到了学堂效益最高化。
成为贫门学子的目标。
至于逐渐成为世家大族的家族,他们家里就有自己的学堂。甚至有家传的学问。
可是,有些人发现,中央学堂的课本,竟然采用了他们的学问精华,让他们甚感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