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 江淮孤生

熏香如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

    听何苗滔滔不绝,将前后诸情说完。

    “原来如此。”贾诩眸中精光,一闪而逝:“竟不知其中还有此等隐情。全仗府君高义,先行告知。否则我主必遭人诟病。惹祸上身。”

    “王上天纵英才,有大功于社稷。又是汉室宗亲,我乃外戚,所谓‘手心手背’。岂能坐视,骨肉相残。”

    贾诩闻言,不无动容:“府君言之有理。诩,代主公深谢。”

    “好说,好说。”言语间,何苗似不经意开口:“不知王上何时回府,恨不能早日相见。”

    贾诩笑答:“府君之意,诩已尽知也。”

    “如此,甚好。甚好……”何苗亦露出一丝讪笑。

    二人把酒言欢,颇多心照不宣。

    恭送何苗志得意满,转身下楼。贾诩缓缓直起身。

    “来人。”

    “卑下在。”阎行自暗处走出。

    “速备车驾,去函园。”

    “喏。”

    洛阳西郭。函园行营,主臣相见。

    贾诩开门见山:“此乃苦肉计也。”

    “哦?”刘备一愣:“文和何出此言。”

    “袁绍乃献连环计。先令桓典劾奏主公,再令何苗告密,取信主公。正因何苗素与何进不和,故以其充当细作,探听虚实。料想,我等必不会见疑。”贾诩言简意赅。

    “反间计。”刘备这便醒悟:“若换作旁人,必被瞒过。奈何若论‘连环计’,普天之下,无人能望文和项背。”

    “哈哈……”陪坐诸人,抚掌大笑。

    贾诩亦笑:“主公……此言大善。”

    左丞荀攸笑道:“何不将计就计。如府中婢女这般,亦可为我所用。”

    “如此,便由二位府丞去办。”刘备欣然点头。

    “喏。”贾诩、荀攸,双双领命。

    蓟王留宿函陵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督造幕府大营。拖家带口迁往蓟国的五万大军,及“家小”。皆被充作“流民”与“部曲”。而非幕府精锐。换言之,俸禄皆由赀库发放。

    事实上。此次迁往蓟国的“家小”,多是流徙陇右的关东罪官,及幕府属吏的宗人。与五万精锐并无干系。五万精锐中,除去刘备在度辽营招募的并州游骑,剩下多为陇右羌氐诸胡之锐骑。家人早已定居大震关与大散关。

    蓟王有备无患。陈仓狭道中燔史关墟,亦在重建。筑成后,设关都尉戍守,谨防贼人从二关之间潜入。至于狭道,刘备还不打算修复。

    百忙中,又去拜见恩师。

    洛阳令周异,先时因故被贬。亦借住在恩师府中。本欲归乡辟祸,却被恩师好言挽留。言,待见过蓟王,自有分晓。刘备见之大喜。当即拜为京沚令,兼领王宫行人。

    话说,钟繇将原雍奴薮地,析成京沚、雍阳、安坻三县。

    京沚城,虎踞延阴、夏阳、佩阴,三城之央。乃雍奴薮北部雄城。黄巾余贼,死灰复燃。朝廷赈灾,力有不逮。沿海数州百姓,纷纷北上辟祸取食。逆入渤海湾,入流民船营。隔离调养,待身强体健,百病皆去,方从泉州港登岸,被分批迁往京沚县境。年前,京沚城内已破万户。

    延阴、夏阳、佩阴三城,户亦破万,且各自圩田一万顷。杜袭,赵俨,繁钦,“颍川五杰”中三人,正被六百里送达的蓟王诏书,晋升为城令。

    “擢升延阴长杜袭为延阴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佩阴长赵俨为佩阴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夏阳长繁钦为夏阳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各赐铜钱十万,蜀锦百匹,四季朝服及骖马安车一驾。”

    “臣等,拜谢。”

    宫中女官将三人坐席,上移到千石俸列。

    待三人各自落座,王太妃自帘后言道:“蓟王已拜前洛阳令周异为京沚令。(周)异子(周)瑜,乃出蓟王同门。可入太学坛,继续研习。拜师便不用了,便做一‘江淮书生’吧。”

    “臣,遵命。”博士祭酒陈纪,起身答道。

    “太学生”,又称“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博士弟子”可除赋役。“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择选,外由郡国察举。武帝时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成地方教育体系。

    换言之。自汉代起,读书人便开始享有特殊待遇。

    “右丞。”王太妃又道。

    “臣在。”耿雍起身奏对。

    “送亲船队可齐备?”

    “皆已齐备。”

    “此去洛阳与蓟王成婚,嫁资断不可少。窦氏与蓟王自幼相识,情深义重。不可被何氏比下,遭人议论。”母亲想得周全。

    “臣,自当尽力而为。”

    “甚好。”

    王宫正殿,七楼顶阁。

    密室门开,女道、诸母,入室与贵女相见。

    三人身份皆为隐秘。

    刘备至今不知,独上蟾宫折桂,一亿换来的贵女,究竟是何人也。正如他亦从未见过,女道是何相貌。

    “恭喜妹妹如愿以偿,得见天日。”蟾宫贵女先言道。

    “相处日久,虽不知姐姐姓名来历,然小妹在此祝姐姐,亦能早日如愿。”女道盈盈下拜。

    “能苟活至今,已是侥幸。如何还敢奢求。”贵女笑答:“寒暑易节,岁月如梭。身寄蓟王宫中,与二位朝夕相伴,早已忘却过往。”

    “不知姐姐究竟犯了何等大罪。竟比党锢还要酷烈。”女道忍不住问道。

    “我既已忘,妹妹何必再问。”贵女仍不愿提及。

    “我二人远去洛阳,阁中只剩姐姐一人,又当如何是好。”女道忧心道。

    “太妃已安排妥当。待御姬返回,此处将改建成观星阁。交由大秦圣祭主持。那时,我另有身份,当可掩人耳目。妹妹无需挂念。”贵女言道。

    “原来如此。”女道与诸母,这便各自心安。

    忽想起一事。女道遂从袖中取出一物:“此物名曰千里镜。乃王上所赠。少年时,与王上并肩俯瞰十里楼桑。待迁居临乡王城,王上已难觅闲暇。便送我此物,遍看世间百态,众生鲜活。却也别有滋味。今日便将此物,转赠姐姐,用以消遣解闷。”

    “多谢妹妹所赐。”临别赠物,只因情谊深厚。贵女亦不拒绝,这便双手接过。

    奈何身无别物,无有回赠。

    甚是连姓名也无法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