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日月当空照中华最新章节!
这个时代的平壤城,虽然比鸭绿江以东的义州、定州、安州之类的小城池大上那么一点,但是也大不到哪里去。
如果说那些小城除了城墙,城中只有一条主要街道的话,那么平壤城里也不过是两主干街道而已,比他们约莫大了一半左右。
由于朝鲜在有明以来政治上一直都是维持着大明藩国的地位,所以朝鲜人的城池,规格普遍都比较小,而城墙当然也比较低矮。
尤其面对大明,面对辽东的那一面,也不允许他有高大坚固的城防设施。
也正是因为这样,本来并没有多少攻城经验的建虏后金军,到了朝鲜之后,面对朝鲜人的城池,居然也能够一路攻城拔寨如入无人之境了。
由于朝鲜人始终没有搞清情况,兼且入城的又是确凿无疑的明军,所以刘兴祚、刘兴治几兄弟进了城之后,并没有遇到强烈的反抗。
加上城中人口本来就不是很多,算上数千逃难而来的汉民,也不过两万左右,其中还包括了尹暄带来的朝鲜军队及其家属仆役佃户人等。
所以即便是尹暄想抵抗,城中的朝鲜军队也不是遇上了朝鲜人就如狼似虎的复州军的对手。
事实也正是如此,尹暄听守门官来报,说是东江镇明军从西门冲进了城中,而且高呼顺昌逆亡,很快就知道抵抗是徒劳的,讲理也不能跟他们讲,于是一声不吭,就带着亲信手下就从东门逃跑了。
逃出了平壤城的尹暄,这一次没有直接跑回朝鲜国的国都汉京。
这个汉京当时也叫汉阳,老百姓俗称汉城。
尹暄没有直接跑回去,并不是他害怕朝鲜国主李琮收拾他,而是他觉得来的毕竟是明军,他心中并不像上一次面对建虏后金军那样害怕。
他跟明军是接触过的,跟东江镇的明军也没少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打交道。
因为东江镇的明军从来也不是温良恭俭让的楷模,仅仅就是在前两年,缺粮少饷的东江镇没少找安平监司索要粮食或者勒索粮饷,而每一次只要给了一点粮饷,也就相安无事了。
一旦东江镇闹得过分了,主管北部两道的安平监司,就会请求朝鲜国主上书大明朝廷,请求大明皇帝陛下怜悯朝鲜国小民贫。
而朝鲜国主的每一次上书,基本上都会得到满意的处置。
虽然朝鲜不敢拿东江镇怎么样,但是朝鲜却能够通过明朝朝廷,给东江镇施压,让东江镇收敛自己的行为,并约束逃难而来的东江镇汉民。
因此,这一次,尹暄同样也并不担心东江镇的明军敢于占着平壤城不走。
在他看来,这一次很可能跟过去一样,刚刚打完了胜仗的东江镇,需要通过这种从容士兵抢掠的方式,对有功的士卒进行犒赏。
尹暄之所以会这样以为,一个原因是此前的东江镇的确这么做过,只不过没敢做得这么大、这么过好,多多少少还是要顾及一下朝鲜官府的脸面的。
另一个原因是,就在建虏入侵朝鲜之后,并且是在合约达成、建虏退兵的手,曾经的建虏二贝勒阿敏曾放任镶蓝旗上万旗丁大肆烧杀抢掠,而且持续了三天之久,抢夺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以后才肯撤军。
这一次,尹暄想当然地认为,东江镇不会比建虏后金军还过分,毕竟他们可是明军啊,他们上面可是有着许多知书达理的文官在压着呢!
对于君子,不仅可以缚之以礼,而且可以欺之以方!
尹暄就是这么想的。
而且一直以来,朝鲜这个国家在如何对待大明朝廷的问题上,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所谓缚之以礼、欺之以方,说白了就是使劲给你带高帽子,拿伦理道德来绑架你,比如是使劲夸你,说你是礼仪之邦,说你最讲仁义道德,说你最能主持正义、扶持弱小什么的,让你没办法撕破脸对他痛下杀手!
朝鲜对待大明朝廷的这一套,在面对建虏后金军的时候一点也不管用,因为建虏后金军根本不吃这一套。
但是朝鲜人的这些把戏,每每对上大明朝廷的那些进士出身的文官之时就非常好使,搞的大明朝替朝鲜大了多少仗、死了多少人,结果却一点好处甜头都没得到过。
这样的傻逼政策当然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所以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给东江镇的一系列旨意之中,从来也没提过什么不要损害大明与朝鲜的宗藩友谊什么的东西,一贯都是采取可取则取之,概不过问的态度。
崇祯皇帝的这个态度,通过高时明和褚宪章两个大太监的两次到访,以及一次又一次的皇帝密旨,早就让毛文龙心知肚明了。
因此,对朝鲜垂涎已久的毛文龙,根本不去管刘氏兄弟会对平壤城做什么,因为他也正忙着率领东江镇其他几路明军在鸭绿江以东、大同江以西圈占土地,按照跟随他的年头,以及历次大战的斩首级数,进行土地分配呢。
因为如今东江镇在陆地上的土地,也就是原本平安道、咸镜道的土地足够多,而东江镇的兵力和百姓眼下总共也不过三十万,所以分起来并不难。
毛文龙召集原东江镇的几路总兵副总兵,明确了圈占的先后顺序和分配的标准等级之后,剩下的就是主持处理各路兵马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了。
圈占分配的过程中当然是有纷争的,各路军内部的纷争内部自己解决,而各路军之间的纷争才需要安东侯毛大帅亲自出面。
虽然如今的鸭绿江东岸与大同江之间的城镇乡村,已经被东江镇与建虏后金军的历次大战给毁掉了,朝鲜军民基本上没有多少了。
但是一些相对偏僻一点的地方,还是隐藏着一些朝鲜人的村庄。
对于这些没有逃走,也没被建虏掠夺的人口,安东侯毛文龙只有一道军令,那就是要么为奴,要么死。
至于土地,既然是东江镇将士从建虏那里打了胜仗抢来的,自然没有留给别人的道理,包括那些躲着藏着幸存下来的朝鲜人。
所以,当数日之后,尹暄派来的使者终于登上了皮岛,找到毛文龙设在皮岛的安东侯府,也就是他原来的大帅府,向他报告了东江镇右路军在平壤城及其周边的暴行之后,毛文龙不过是一笑了之。
刘兴祚兄弟几个如今是他的拉拢对象,皇帝封刘兴祚为平壤伯,虽然增加了他拉拢的难度,但皇帝下旨把刘兴祚兄弟编入东江镇,作为其麾下的一路,兵马钱粮受其节制,同时也给他创造了拉拢的条件。
历史上,毛文龙这个人确实是有过灭亡朝鲜并代之而立的野心的。
如今崇祯皇帝封他为侯,让他一偿平生夙愿的同时,也并没有完全泯灭其内心深处取朝鲜而代之或灭朝鲜而自立的念头。
虽然如今皇帝十分信任他,而且待他不错,但是一旦将来时机出现的话,他也不会错过取代朝鲜、称藩海东的机会。
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个想法与刚刚反正归明、脚跟还没站稳的刘兴祚兄弟不谋而合。
他更不知道的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对他们的这点小心思,早就洞若观火一般。
但是不管怎么说,彼此现在都还是同路人,是以毛文龙对刘兴祚心急火燎地夺占平壤城,并鼓动城中汉人大肆抢掠和屠杀朝人青壮老弱,只留年轻女子的做法,是乐观其成的。
因为在他看来,这也是为他将来有一天灭亡朝鲜提前扫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