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谈感情多伤钱,这钱我就先拿着了

云巅煮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我就想当个普通老师啊最新章节!

    葛先生带陈浩去河边洗了个澡,又给他找了身还算工整的衣服,这回陈浩总算像个正经人样儿了。

    因为觉得陈浩懂的东西多,葛先生也虚心地听陈浩说一些新鲜的东西,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

    葛先生觉得陈浩惊为天人,身怀大才,但又惊讶于陈浩为何非得跑到这穷乡僻壤帮他复兴学堂。

    问陈浩理由,陈浩总说仰慕之至,不希望看到教学圣地就这么没落了云云。

    陈浩总不能说:我来帮你实际上是为了完成任务,赚点儿积分养家糊口,哦不,是养系统糊口,顺带着治他的病。

    除了舔狗,谁愿意当工具人,还不都是给逼的?

    第二天,葛先生照例在上午给村子们的孩子讲课,陈浩也不好意思在这里蹭吃蹭喝,所幸承担起了下午讲课的工作。

    一个上午讲课,一个下午讲讲故事。

    村子里的人也乐意把孩子留在这里,无非就是大家多公摊出一个人的口粮。

    谁都知道,收钱的教书先生很多,收粮食的先生却不好找。

    有人看着孩子,大人们才放心去下地,对村民们来说算是很方便了。

    两人谁闲下来,谁负责看护病号,总不能管了一半又给扔回路上去。

    说来也是奇怪,没给这人找过郎中,就靠着稀粥吊命这人竟然逐渐恢复了过来。

    一天早上,床上的人醒过来以后突然露出慌张的表情。

    这人看到眼前只有两个文弱的书生才放下心来,随即从床上下来,略一作揖道:“两位的大恩大德,我郑大虎永生难忘,

    这二十两银子,就当是照顾我的酬劳了。”

    说着就从怀里面掏出来一个绣着花的钱袋。

    陈浩看着眼前的人,头发乱糟糟的,脸上也黑不溜秋的看不出模样,心中有些疑问为什么这人会背后受到刀伤。

    陈浩没有问开口什么,伸手就把钱袋接了过来:“郑大哥太客气了!”

    郑大虎和葛先生都是一愣。

    郑大虎没想到陈浩这么“爽快”,伸手就把银子拿走,心中惊讶。

    正常情况不应该是客套两句,然后推搡一会儿,最后再说银子是不是拿走吗?

    葛先生显然也没想到陈浩这么“无耻”,救人一命怎能用金钱衡量?

    但想起陈浩的才学,又觉得有才之人可能心思与常人不同,不可以常理度之,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陈浩当作什么也没看见,随口问了一句:“郑大哥,你家是哪儿的?”

    郑大虎说道:“我家在洪县,这次来邻山县本想给家中婆娘买些绸缎,奈何刚要走到官道上,却遇到了劫匪。

    贼人追着我们想要些银钱,结果有人不从,就要带头跑路,

    这时候人群突然乱了起来,贼人眼看大家四散逃走,拔刀就追着人们一通乱砍,

    我不幸背后中了一刀,强撑着身子把银两丢在了草里,佯装死掉,

    等贼人走后,我回头捡起银两,想要找个地方治疗,

    只可惜走到半路,昏了过去。

    要不是先生路过将我救起,恐怕我早已去了。”

    郑大虎说完后又朝陈浩鞠了一躬。

    “原来是这样。”陈浩点了点头。

    “近来不知为何贼人突然多了起来,老百姓的日子又要苦了。”葛先生感叹了一句。

    老百姓一边要向官府交税,一方面还得小心贼人抢夺。

    最苦的,还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两位先生的大恩大德,我郑大虎永生难忘。

    我家住在洪县城东,他日若需帮助,尽可登门。

    别的不多说,一些银钱还是能筹措出来的!

    我出来多日,家中婆娘必然担心,我就不再多留,今日便赶回去!”

    郑大虎向两人道了别,然后离开了。

    陈浩让葛先生在家做饭,说有些事要出去下,一个人出了门。

    刚才郑大虎的话让他听上去有些不对劲,这种不对劲的话要不然就是那人在说谎,要不就是话里有话,只是不方便明说。

    不管那种情况,陈浩都觉得这个人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

    陈浩拿出来当初跟踪王宁的架势,偷偷摸摸跟在了郑大虎后面。

    本来已经要回到官道上的郑大虎,突然走进了旁边的草地里。

    陈浩一直跟在他后面,绕了一圈发现郑大虎走进了后山里。

    “突然折回来上后山,他有什么理由非得去后山,难道想从后山翻过去回家?”陈浩心中疑惑。

    正常人如果不赶时间,谁愿意翻山过去?

    一来山路不好走,二来山上可能有些野物,走起来会很危险。

    陈浩没有跟上去,但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个想法。

    回到葛先生家,陈浩忽然想起来郑大虎刚才的话里也提到了绸缎。

    陈浩回想着当时葛先生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好像提到那个潘彦家里也开了一家绸缎庄。

    “邻山县的绸缎很好吗?”陈浩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葛先生,邻山县的绸缎很出名吗?”陈浩问葛先生。

    “是啊,邻山县的绸缎非常出名。”葛先生有些好奇陈浩为什么这么问。

    “那为什么没有商人来回倒卖两地的东西赚钱呢?”

    “唉,邻山县周围全是山,只有一条官道通向外面,就算有人想来回贩东西,来回路上走个十天半个月,花销也不小。

    不光这个,这边地方偏僻,贼人多,

    要是货被贼人劫了,得不偿失,

    就算运气好能拉回来,也赚不了几个钱,

    所以没人愿意干这出力不讨好的营生。”葛先生说的很在理。

    “邻山县的绸缎出名,洪县的毛尖茶出名,

    如果两地能够通商起来,绝对是一条发财之路,只可惜来回一趟成本太高。”

    陈浩有些无奈,这么好的赚钱点子却没办法实行,一时间有些惋惜。

    “如果能从山上过去,成本就能少很多,

    只是这山上环境复杂,有可能有各种豺狼虎豹,贸然走这路说不定会伤了自己性命。”陈浩心里的想法没有跟葛先生说,他也只是在考虑这种通商的可能性。

    重振伦德堂,用钱的地方不少。

    因此,陈浩想着先得赚到钱,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才能逐步把学堂办起来。

    夜里,陈浩躺在床上反复在思考如何赚钱的事儿,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思来想去,心中已经有了两个思路。

    一是制造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但转念一想这个事情实行起来也不容易。

    陈浩只是个普通的中学老师,没有那么多丰富的知识,要让他来办这件事儿,不一定能成功。

    二就是想办法探出来一条安全过山的路,只要路能走得通,那就可以在两地来回贩卖东西,自然也就不用担心赚钱的问题。

    再三考虑下,陈浩还是觉得第二个比较靠谱,毕竟两边的市场都有,只是没有渠道。

    打定主意,陈浩决定过两天准备一下,亲自上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