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日白头

养猫的coco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zw.so,最快更新1978从七岁开始苟最新章节!

    不得不说,聂粤生的能力真是杠杠的,江欣雯觉得他不做厂长可惜了。

    国庆节后,聂粤生很快就把所有的资料全都准备齐了,准备注册公司。

    刘继峰老爷子也非常配合自己的好友,他让刘佩仙把公司的资料交给了聂粤生,并向江姥爷建议,不用自己的私人名义入股,而改用公司参与。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刘老爷子给江姥爷多加了一道盾牌。

    江姥爷虽然不知道瑞金投资在丑国有多大的名气,但就凭刘老爷子能被邀请回国参加阅兵仪式,那么他拥有的公司一定是国家非常重视的,江姥爷非常感动老友的周到。

    聂粤生一直惦记着建厂的事情,在国庆节期间,他通过朋友组了一个饭局,在这个饭局上,他认识了一位贵人,顺义县县长李强。

    李强做为一个郊区县的负责人,在他管辖的范围内有一座着名的京都国际机场,但在八十年代,这座着名的机场还只叫做首都机场。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座机机场对于顺义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下达,李强做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领导,他敏锐的察觉到顺义将要凭借着机场腾飞。

    此时,还没有政绩一词,更没有招商引资一说,这两个名词是在90年代才发明出来的,是在国营企业大批量倒闭时诞生的。

    所以当聂粤生在饭局上提出,有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想找块地皮建厂时,有着远大理想,同时对时局有着敏锐洞察力的李强同志,马上就认为这是一个送上门的好机会,是他实现理想的第一步。

    虽然在饭局上李强并没有刻意询问聂粤生关于这个合资企业的问题,但是在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打电话约聂粤生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详细了解这家“合资企业”的情况,并在不经意间询问了这家企业的投资规模。

    聂粤生经常与一些部委领导们见面,所以对于这次和李县长沟通,他并不怯场。

    只是聂粤生根本就不知道李强心中的算盘,再加上他所在的纺织厂每年都是千万体量的资金流转量。

    所以,当李强询问聂粤生“合资企业”的资金状况时,作为一个国资企业,万人大厂的办公室主任,聂粤生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是百万级别。

    李强并不知道聂粤生口中的“百万”级别是华国币,他执着的认为“合资企业”,必定用的是丑国币。

    而聂粤生说完就后悔了,在李强提出百万丑国币的投资,对于顺义县是一个腾飞的契机时,精明的聂粤生自闭了。

    但他此刻绝不能改口,只得惴惴不安的坐在沙发上,为自己吹的大牛而忐忑。

    “百万级别的丑国币?”,在成绩(政绩)的刺激下,李强冲昏了头脑,他直接指着地图上的孙河乡对聂粤生说:“小聂,你说要用多少亩地吧?我批了。”

    脑子处于宕机状态的聂粤生也懵了,他没想到李县长会这么痛快的就许诺了地皮,他傻傻的问道:“李县长,这要多少钱一亩地?”

    李强哈哈大笑:“小聂,地不贵,不会超过两千块一亩的,但我希望这个合资企业能接收我们当地的老百姓,毕竟,征了地,他们也就没了吃喝的来源。”

    聂粤生点头直说:“应该的,应该的”,但他表示要回去向董事会申报,嗯,董事会这个新名词还是从江欣雯那里知道的。

    他笑着对李强说:“李县长,这个情况我要向上汇报的,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通过董事会的,只有上会同意了,才能决定购买哪块地皮,而且丑方害怕咱们变来变去,那钱就打水漂了,所以提出来永久使用地皮,您看......”

    李强笑着点头同意了,并且大包大揽:“放心,划拨就是划拨,给土地证的。”

    开玩笑呐,顺义有什么大型企业?就一个啤酒厂,还不归顺义县管理,利润更不上缴县里。

    服装企业属于轻工业范畴内,如果能够把这个合资企业引进顺义,这个县也算是有轻工业了。

    按照李强同志的远大抱负,他想借着这个机会在顺义县成立一个京都市的轻工业基地,所以,提供了这个契机的江家,也就得了这个便宜,县里同意划拨地皮给服装厂。

    其实李强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聂粤生组的饭局上,还有大兴县的一位镇长,通州县的一位副县长。

    李强生怕其他县抢了他的“成绩”,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把县里能做主的优惠政策 ,一股脑的给了聂粤生。

    他在地图上标识了两块地皮供聂粤生选择,唯一的要求就是解决当地一部分百姓的就业问题,具体的名额要看征地的面积再谈。

    就这样,聂粤生仔细的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记录了地皮的具体位置,便从李强处告辞,蔫嗒嗒的到了江姥爷家里。

    他知道这次的谈判自己失言了,牛吹大了,所以他老老实实的对江姥爷坦白了“百万资金”的问题。

    江姥爷对于这个百万丑国币的问题,也抚额发愁,但他不能责备聂粤生,这孩子在几年间为了厂子劳心劳力,不计成本的付出,他都是看在眼里的。

    师徒二人大眼瞪小眼的在堂屋里发呆,直到江欣雯放学回家,他们才又活了过来。

    江欣雯在内心吐槽: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是太实在了,借钱验资都不懂。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实事求是是华国人的传统美德。

    江欣雯给这一对实诚的师徒出了主意:“从银行贷款,或从别的企业手里借点钱到咱们的银行账户里,验资后再把钱转回去,同时给他们一些高额利息即可。”

    聂粤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江欣雯的意思,他竖起大拇指对江姥爷说:“师父,您这个外孙女可是真不得了,咱爷俩愁白了头的事儿,她一句话就解决了。”

    资金问题解决了,聂粤生也轻松多了,他在周日带着江姥爷和江欣雯去看地皮的位置。

    最终,由江欣雯作主,选择了离未来五环路比较近,又紧挨着京密路的一块占地200亩的地皮,同意有条件的接收当地村民进厂,以合同工的形式签订劳动合同。

    地皮谈下来了,但钱到哪里去凑?聂粤生与李强几次谈判下来,地价已经降到1500块钱一亩地了,实在是没有降价的空间了。

    但200亩地下来,也要30万,虽然江家有这30万,但是建厂子的基本设施以及设备,核算下来要六、七十万,再加上地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更不要提等待建厂的一年里还要负担接收的那些村民们的工资,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最低也要七、八十万才行。

    江姥爷有钱吗?还别说,他确实有这些钱,仅84年一年,江家一年的收入已经过了百万。

    但这些钱不能全用来买地建厂啊,这些钱不仅要更新机器设备,还要留下进材料的钱以及周转的资金,再说,百万丑国币,折成华国币要两百二、三十万,还有一百多万的缺口。

    江姥爷本来就花白的头发眼见着就全白了,江欣雯能想到的办法,江姥爷和聂粤生全都尝试了一遍。

    可全都无一例外的,以失败而告终。找银行贷款,抵押是根本行不通的,这时候的房产和地皮根本就不值钱,地皮在此时还不具备金融属性,就算把江家所有的宅子都抵出去也拿不到二十万的贷款。